第09版:文化周刊

戏曲艺术焕发新时代活力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8月29日   第 09 版)

致力于艺术创新的彩调剧《新刘三姐》

高甲戏《昭君出塞》入选“像音像”工程

杨承志

龙 倩

刘莉沙

杨 赤

张建国

王 馗

本报记者 郭海瑾

■编者按: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戏曲传承振兴的措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为振兴戏曲艺术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戏曲传承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在推动戏曲守正创新过程中,有哪些好的经验和成效,仍面临哪些待解决的课题?本刊推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文化篇)”第二篇,就此对十年来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及相关问题进行采访、梳理。

政策扶持为戏曲注入生机活力

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和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作出一系列安排部署,一项项高含金量政策密集出台,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谋篇布局、鼓舞士气。

《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意见》等的印发,为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戏曲艺术作出重要制度设计,为戏曲传承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随着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发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扶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等相关政策的颁布,戏曲艺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支持。”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馗说,“特别是《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给予了戏曲传承发展全方位的扶持。它涉及与戏曲相关的各个领域,如组织领导、保护传承、剧本创作、戏曲演出、生产条件、团体发展、人才培养和保障机制、普及宣传等,为戏曲的生存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空间。”王馗认为,戏曲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始终占有重要位置,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于中国戏曲的政策扶持持续不断地为戏曲注入了生机活力,戏曲作为“民族艺术”“传统艺术”“国家艺术”的文化定位更加明确。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业引领、多元发展的前进道路上,戏曲以更加明确的文化自信实践着传统保护与现代创造。

党和国家政策的全方位支持,让戏曲深入乡村、走进校园,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普及、得以弘扬。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大连京剧院院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杨赤有着深切体会,他说:“前一段我在上海演出《霸王别姬》,台下观众爆满,而且80%左右都是年轻人。这种情况在这几年中屡屡见到,让我很有感触。”杨赤表示,正是因为党和国家众多举措的有力实施,文艺工作者坚持不懈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才使得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喜欢戏曲、喜欢传统文化,从情感和思想上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种广泛认同,成为不断增强我们文化自信的动力。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着中华民族活态的文化基因,继承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每个文艺工作者为之终生奋斗的目标。这是我所感受到最大的也是最可喜的一个变化。”杨赤说。

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

“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湾又多……”这是彩调剧《刘三姐》中家喻户晓的唱段。《刘三姐》创作于1958年,故事一经上演,惊艳全国。60多年来,广西彩调剧团坚持传承演出《刘三姐》,至今有六代“刘三姐”代表性传承人,在国内外演出数千场,影响巨大,流传广泛,常演不衰。近日,彩调剧《新刘三姐》作为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戏曲类首场演出,参评第十七届文华奖,演出期间掌声阵阵。“彩调剧《新刘三姐》是建院10年的广西戏剧院着力创新打造的剧目,它在传承发展广西刘三姐文化的基础上,以新的内容与形式塑造了善良、美丽、坚强的新时代刘三姐形象。”全国政协委员,广西戏剧院院长龙倩表示,既要守正还要创新,才能适应时代,吸引观众。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守正创新的重要性,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龙倩认为,作为最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之一,戏曲艺术从古至今都是对外传播中国文化、传递中华民族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戏曲的故事是最具中国风俗的故事,戏曲人多样化的讲述与传播是传递中国精神的最好方式。因此,从《刘三姐》60多年经演不衰的成功经验来看,要坚守戏曲这个阵地,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推动戏曲的传承发展。

现代梆子戏《黎明的星光》《女人九香》《百合岭》《时代楷模吕建江》等,是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近年来不断创编、打磨出来的优秀剧目,这些既突出传统河北梆子戏曲的演出风韵,又融入时代新元素的现代梆子,深受观众欢迎。全国政协委员,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团长刘莉沙说,10年来,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在基层的大量演出都十分接地气,就是要把优秀作品送到老百姓的田间地头儿,让百姓真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享受文化带来的红利。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今年8月份,我们到山西长治演出,每天广场上都挤满了上万人,秩序井然,场面十分壮观,也非常鼓舞人心。那一刻,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进行创作,地方戏曲才能依托基层院团得以长久发展。老百姓的喜欢,是我们创作的动力。现在每年有近200场的送戏下乡演出,每到一处,都能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都能感受到戏曲在人们心中的位置。这也是我们不断出戏的原因。”刘莉沙表示。

出人,出戏,出效益,已成为戏曲院团发展的共识。

“在国家和地方舞台艺术展演平台上,大量的戏曲剧种、优秀领军团队、基层表演团队及大量的新创剧目广泛地展演,显示出戏曲工作者对于推进戏曲这门优秀传统文化良性发展的极大自信。在此期间涌现的优秀原创作品,代表了戏曲创作迈向高峰的艺术理想和具体作为。”王馗说,特别是在艺术体系和理论体系建设方面,《昆曲艺术大典》《京剧艺术大典》等理论著作的出版,包括戏曲影像资料的汇编、剧作家演员的特定优秀作品的理论总结等,都不断丰富着戏曲艺术体系理论知识库。“在戏曲理论体系建设方面,我们已经迈出了很重要的步伐,比如戏曲研究所正在推进的中国戏曲剧种艺术体系建设的课题,我们希望将来它能够成为新时代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剧本扶持工程、“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戏曲“像音像”工程、戏曲各领域人才高级研修班、京剧电影工程、地方戏文献资料抢救保护工程……既有顶层设计,又有微观项目工程,戏曲不断迎来传承发展新机遇。

在这10年中,全国政协京昆室在推动戏曲艺术传承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比如,围绕“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少数民族戏剧艺术传承发展”“支持戏曲传承发展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发挥戏曲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戏曲创作与演出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戏曲人才培养”等专题开展调研考察,为戏曲艺术拯救、传承与发展建言献策,很多建言成果体现在国家政策文件之中,推动了传承保护措施的落地;邀请戏曲名家、大家、专家,举办戏曲艺术系列讲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切团结戏曲界,办好戏曲界重要活动;定期举办学习恳谈会,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多措并举促进戏曲艺术发展,等等。

“除了这些常规且重要的活动外,让我记忆深刻的是,2014年围绕‘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题,京昆室还进行了大量的调研、考察、座谈活动,在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吸纳了京昆室提出的多条建议。”全国政协京昆室副主任、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杨承志说,“京昆室还连续五年深入调研‘少数民族戏剧艺术传承与发展’情况,2017年将其列入全国政协协商计划;2013年以来,我带着戏剧家刘厚生等前辈们的殷殷嘱托,连续几年与40多位文艺界的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呼吁建立国家级中国戏曲博物馆及戏曲剧目影像资料库。京昆室对此高度重视,多次与相关部门协商沟通,务实推进。经过几年的努力,该重点提案取得突破性进展和成果。中国戏曲博物馆建设工程于2016年被列入《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

拓宽戏曲传承传播边界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永续华章。

在新时代,科技迅猛发展,技术应用不断更迭,戏曲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其传播不可小觑。为此,这成为业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京剧院三团原团长、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张建国近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首先戏曲艺术应与时代相结合,插上时代的翅膀。元宇宙、VR、AR等技术手段的兴起,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方向。”张建国表示,目前戏曲元宇宙还是个概念性的东西,具体能发展到哪一步,现在还是未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元宇宙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手段,这是未来可以和戏曲相结合助其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根据这种理念我们已经开始了尝试。去年我在上海录制了京剧《群英会》中的《草船借箭》和《借东风》,现在已经制作成了VR,投放到市场中,接受人们的检验。”张建国认为,各个行业的元宇宙都有所不同,戏曲元宇宙怎么做还在探讨中,但前景可观。“同时,在国家利好政策的不断推动下,我所在的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正在筹备全国少儿京剧展演,现在已报名了两千多人,不管这些孩子以后能不能都成为京剧演员,但现在我们要做的是为他们埋下我们民族文化的种子。长远来看,这对戏曲的发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张建国对戏曲的未来充满信心。

2022-08-29 郭海瑾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0119.html 1 戏曲艺术焕发新时代活力 30,11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