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文化周刊

永远充满活力与责任感

——记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制度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8月29日   第 09 版)

本报记者 谢 颖

近日,“新时代新批评10届100”中国现代文学馆第九届特邀研究员、第十届客座研究员聘任仪式在京举行。邓小燕、石岸书、刘月悦、刘阳扬、刘欣玥、李浴洋、李斌、罗雅琳、胡妍妍、相宜、姜振宇、樊迎春12人成为第十届客座研究员。仪式上,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张宏森为第十届客座研究员颁发了客座研究员聘书。

2011年,中国作家协会党组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设立客座研究员制度,意在为青年批评家的成长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力图打造一个新的青年批评家队伍,促进文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此前9届共有88位青年学者和批评家加入了客座研究员队伍,加上今年聘任的12人,正好是十届百人,成为值得纪念的节点。11年过去,一大批中青年评论家成为当代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中坚力量,在新时代文学的繁荣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庆祥清晰地记得,2011年5月19日,他和梁鸿等七人一起受聘为中国现代文学馆首批客座研究员。“这几乎成了一种开启和指引,通过中国作协提供的平台,我们深度参与到当下文学现场,教科书上冰冷的文学史讲述变成了鲜活、具体、可感的身边人和身边事,在热烈的对话、讨论甚至争论中,当代文学真正成为一个具有自由呼吸的生命活体。”杨庆祥由此确立了以当代文学批评为志业的学术愿景,并因此找到了自己的快乐和自信。

“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培养,是我个人学术成长中一次非常重要的助力,犹如实现了思想和眼界上的海陆相接。”

“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的日子,使我有机会在故纸堆外,感受当代文学现场带来的冲击与滋养,更在相互激发中避免独学而无友的困境。”

“这个制度打造了一个批评的共同体,把大家聚合起来就相对前沿的话题一起讨论一起切磋,促成了批评与创作的深度互援,提供了重要的发声平台。”

……

在这个平台上,一批又一批客座研究员学习、探讨、对话,相互砥砺、彼此激发、共同进步。

茅盾文学奖得主李洱担任现代文学馆副馆长时曾具体负责特邀研究员和客座研究员的工作,多年来,现代文学馆与全国多所重点高校、学术刊物、地方作协和出版机构,一起举办了70多场学术会议。在李洱的回忆里,“那些热烈的讨论、真诚的对话、委婉的争执,都已经成为我们共同的记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现在已是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学领域的重要学者和批评家,代表着中国批评界的未来。”

从2011年到2022年,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制度硕果累累。杨庆祥用数字形象展现了这些硕果——每个客座研究员每年参加10场左右研讨会,发表10篇左右文章,累计下来是近百场研讨会和近千篇文章。“这些数量化的统计还不足以说明客座研究员制度的重要,更重要的是,这一制度所传递出来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引领,包括责任感、创造力和建设的热情。”杨庆祥说。

对于客座研究员制度,作家莫言认为它能荟萃人才,锻炼队伍,累积丰盛的研究成果。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也评价,这项制度是一个典范,使一批本来在学院高墙里做研究、在课堂里讲课、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人,得以直接进入社会实践场,与创作进行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

“通过加入客座研究员队伍,通过我们的连续不断地集体研讨,通过对具体文学现象和重要文学作品的共同关注,我相信在客座研究员期间,我会逐步发挥自己这方面的潜能,融入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中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斌是今年新聘任的第十届客座研究员,他对未来的学习和研讨充满期待。

“批评家绝不仅仅是一个身份,绝不仅仅是我们今天戴上明天就摘下来的帽子,批评家是一份理想,是一份志业。”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敬泽表示,作为批评家,我们要永远充满活力,绝不僵化;要永远充满责任感和使命,绝不猥琐和苟且;要永远锐意,绝不油腻;永远向着新的广阔的生活、精神和知识的天地敞开,绝不懈怠。

2022-08-29 谢颖 ——记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制度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0120.html 1 永远充满活力与责任感 30,12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