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慈善周刊

“愿给向命运抗争的人更多力量”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8月30日   第 11 版)

安徽省合肥市望江路,顺着三院东侧巷子往北走大约800米,有一栋与众不同的房屋。黑色的铁围栏上挂着一个紫色的牌匾,上方的小字写着:“让爱心无限传递”,下方的大字写着:“诗梦亭院”。走进院子,塑胶地面柔软清洁,实木桌椅舒适整齐,高树参天,绿植扶疏,颇有世外桃源之感。

再往前走,就是主居所了。门的左侧挂着一块醒目的牌子:“晓玲书会”,黑底黄字,用红色爱心装饰,这就是房子主人史晓玲的寓所兼书屋。她把自己的家打造成“晓玲书会”,邀请残障朋友一起学习、读书,互相交流,抱团取暖。

在书屋的东南角摆放着两排书架,有诗歌、散文、小说等书刊。北边墙上挂着史晓玲创作的诗歌,桌上摆着爱心人士捐赠的电脑等物品,还有一堆每天必备的药品。

史晓玲是一位脑瘫患者,也是一位诗人。虽然她因为病痛从未上过学,却靠着自学,写下了几千首诗歌。“技巧也许不够纯熟,但情感却深沉,一字一句,都是她对生命的独特领悟。”病友们这样评价她的诗歌。

为了让更多脑瘫患友走出家门,提升素质,融入社会,在残联的资助下,史晓玲通过网络召集残友,联系志愿者,建立了脑瘫人士互助组织“脑瘫之友”。她又将自己的寓所改造成“晓玲书会”,长期举办残健交友读书会等多种公益活动,附近住院的病人和周边的邻居都可以来参加。与古今圣贤对话,在中外经典中滋养,这些活动让残障朋友收获了友谊、知识。

前些年,父母的相继离世,让史晓玲失去了依靠,也让她的病情逐渐加重,从吃饭穿衣到行动走路,全需要靠他人护理。

在史晓玲最绝望的时候,素昧平生的刘训珍来到她身边,每天精心照护她的生活起居,七年如一日,不弃不离。

常年照护一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重残人士,刘训珍亲力亲为、照护有加。她的出现,让史晓玲本就埋在心底的爱的种子不断生根发芽。“对于她的恩情,我一辈子也还不清。但我希望把这份爱传递给更多的患友。”史晓玲伤感地说:“虽然我能做得太有限,但哪怕有一个患友因为读到我的诗歌而获得一点力量,我觉得都是有意义的。”

在最艰难的时刻,史晓玲仍然笔耕不辍,坚持诗歌创作,成为合肥残友圈中小有名气的人物。她用扭曲浮肿的手指,断断续续,艰难写作,将自己的幸福和苦难,坚韧和顽强,一一呈现在字里行间。

“虽然我遭受了病痛的折磨,但我从来没有听天由命,放弃努力。我想让生命充实丰盈,用行动温暖他人,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景。”史晓玲说。

前些年,“晓玲书会”接待的人比较多,最近几年,她的身体越来越差,只能一两个月举行一次阅读分享活动。

为了不留遗憾,史晓玲签下了遗体捐赠协议书,“我想在死后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于这个世界。”她说:“死亡是迟早要来的事,只是我还有一桩心愿未了,我想把自己多年积累的诗作整理,结集出版。通过这些记录我最艰难时期的人生感悟,我愿给向命运抗争的人们更多一点力量,愿给那些正在忍受病痛煎熬的人们更多一点精神上的鼓舞,增强他们活下去的勇气和愿望,那样我也就死而无憾了。”

(胡青枫)

2022-08-30 胡青枫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0190.html 1 “愿给向命运抗争的人更多力量” 30,19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