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德贵
“中秋八月半”很快就到了,季羡林先生有美文《月是故乡明》,描写了家乡山东临清的月亮,可惜现在远在大洋彼岸,不能欣赏家乡的月亮了,但会经常怀念在中国过的各种节。中国人一年有很多节日。“节”的本意是时间段落,是指一个具体的时间,如节气、节令。它代表着年月日。现在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中秋节到了。
在中国,中秋节名目繁多:“月节”“月夕”,团圆节。《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中秋节粥饮食。”“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中秋之月,阳在正西,阴在正东,谓之秋分。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阳日损而随阴,阴日益而鸿,故至于季秋而始霜,至于孟冬而始寒,小雪而物咸成,大寒而物毕藏,天地之功终矣。”
清夜无尘,夜色如银,皓月当空,银河斜挂。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密州(今山东诸城)的中秋节,宋代大词人苏东坡是在这里度过的。中秋月圆之时,他喝完山东朋友给他预备的小酒,略带醉意,想起在济南的弟弟苏辙来。他无比惆怅,涌出了《水调歌头》。于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成为千古传诵之作。苏东坡经常在中秋怀念弟弟,《中秋月寄子由三首》之三:“舒子在汶上,闭门相对清。郑子向河朔,孤舟连夜行。顿子虽咫尺,兀如在牢扃。赵子寄书来,水调有馀声。悠哉四子心,共此千里明。明月不解老,良辰难合并。回顾坐上人,聚散如流萍。尝闻此宵月,万里同阴晴。天公自着意,此会那可轻。明年各相望,俯仰今古情。”苏轼唱着《水调歌头》,又想起他1082年在黄州创作的《念奴娇·中秋》: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和他的《艾子杂说》一样,这些诗词的字里行间也无不表露出受齐国文化影响的痕迹,出生于四川眉州的苏轼吸吮了齐文化的丰富想象,吟出的词作明显带有汪洋恣肆的齐风。蜀文化养育了苏东坡,齐文化成就了苏东坡。
过中秋节,自然少不了吃月饼。月饼的来历有以下几种说法。
据《释名·释饮食》:饼,并也,溲麫使合并也。胡饼,作之大漫冱也,亦言以胡麻着上也。蒸饼、汤饼、蝎饼、髓饼、金饼、索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太平御览·饮食部》《释名》曰: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胡饼,作之大漫汗,亦言以胡麻着上也。蒸饼、汤饼、体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蒸饼,常以干枣、胡桃瓤为心,蒸之使坼裂方食。最后一种里面有枣核桃仁的,就类似月饼了,不过是蒸的,不是烙的。
西晋束皙《饼赋》里将水煮、笼蒸、火烤、油炸的面食总称为饼。赋中所云曼(馒)头、牢丸(若今团子、包子)、豚耳、狗舌之属(若今油炸“猫耳朵”、油酥“牛舌饼”一类)、薄壮、起溲、汤饼(若今汤面、疙瘩汤、片儿汤一类),皆属饼类。据靳鸿《中秋月饼的含意和来历》,西晋朝开国元勋石苞的第六个最小的儿子,叫石崇。因为被父亲疼爱,得到很多馈赠,富可敌国,以至于有“富如石崇”的说法。他八月十五晚上设宴招待客人,其中有一种各种各样畸形的饼,客人中有人建议做成月圆形状的,取名叫月饼。
南朝梁吴均《饼说》曰:宋公至长安,得姚泓时故太官丞程季者,了了人也。公曰:今日之食,何者最先。季曰:仲秋御景,离蝉欲静,燮燮晓风,凄凄夜冷,臣当此景,唯能说饼。公曰:善。季乃称曰:安定曀鸠之麦,洛阳董德之磨,河东长若之葱,陇西舐背之犊,抱罕赤髓之羊,张掖北门之豉,然以银屑,煎以金铫,洞庭负霜之橘,仇池连蔕之椒,调以济北之盐,剉以新丰之鸡,细如华山之玉屑,白如梁甫之银泥,既闻香而口闷,亦见色而心迷。公曰:善。这也很像月饼。
唐代成书的《要我邻居·三辅决录》记载:汉末就有胡饼了:赵歧避难至北海,于市中贩胡饼。据说张骞出使西域,引进芝麻、胡桃,厨师便做出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胡饼”。传说唐玄宗和杨贵妃中秋赏月吃胡饼,唐玄宗觉得胡饼名字不雅,杨贵妃仰望皎洁明亮团团的月亮,随口而道出“月饼”二字。唐玄宗听后马上说,“月饼”好,就叫“月饼”吧!后来,人们就将中秋节吃胡饼改为叫吃月饼了。
宋苏东坡《留别廉守》“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这是不是说的就是月饼?宋杨大年于丁晋公席上举令云:“有酒如线,遇斟则见。”丁公云:“有饼如月,遇食则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秋”条称,“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里面提到胡饼、油饼、环饼、天花饼、肉饼、鸭饼、炊饼、乳饼、蒸饼、糖饼和菜饼。
“月饼”一词,也见于南宋吴自牧所著《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
也有人主张,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那时,人民不堪忍受元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人马准备起义。但元朝廷搜查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基便想出一计,命令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派人分头传送,通知部下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很快就攻下元大都,朱元璋非常高兴,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将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从此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流传开来。
明朝万历年间刘若愚所编写的《酌中志》卷二十《饮食好尚纪略》: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日起,即有卖月饼者。加以西瓜、藕,互相馈送。西苑鹿藕。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饼瓜果,候月上焚香后,即大肆饮啖,多竟夜始散席者。如有剩月饼,仍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合家分用之,曰“团圆饼”也。
清朝乾隆年间袁枚的《随园食单》里有刘方伯月饼、花边月饼。前者是官府用山东细面做酥皮,松仁、核桃仁、瓜子和冰糖、猪油为馅,后者是猪油拌细面为酥皮,枣肉为馅。清末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京师之曰八月节者,即中秋也。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故京师谚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至供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记载:“中秋食月饼,夜设祭月,取人月双圆意。”常有外出未归者,中秋夜分食月饼时,还特意给远征的人留一份,待其归来时食之。
俗语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但通过文化交流,一个物件从产生地可以流传很远。小小的月饼来自于胡饼,原来并不是汉族的食品,而是通过其他民族传入,成为汉族的食品,所以月饼是文化交流的产物。胡饼、月兔,都有汉文化以外的元素。战国时期屈原的“顾兔在腹”,是来自于印度文化的。后来流行月宫的兔子与此说法有关。由胡饼这种带有民族差异倾向的食品,演变成民族融合的食品,中秋节演变成团圆节。期待通过海外华人的努力,将来由中华民族的团圆节进一步演变成全人类的团圆节,人类一家,地球一体,我们从月饼可以看到其中的端倪。
(作者系山东大学教授、巴哈伊研究所原所长,著名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