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学术家园

文博“活”起来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9月05日   第 09 版)

王春法

马建农

张自成

袁靖

吉平

卢永琇

本报记者 谢颖

■ 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58处;全国备案博物馆6183家,免费开放率91%,年度举办展览增长144%、接待观众数量增加119%……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我国文博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和丰硕成果,可谓精彩不断、亮点纷呈。本期学术家园推出“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学术篇)”第二篇,采访多位全国政协委员,讲述对文博事业发展的感受、思考和期待。

——编者按

文物保护凝聚共识、深入人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看来,文博工作意义重大,能赓续民族血脉,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

2021年7月25日,在福州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6项,成为中国坚定保护文化遗产的有力见证,向世界传递着中华文化精神。

8月30日,《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实施与公众参与研讨会举行。当前,中轴线申遗已进入关键阶段,北京史研究专家、中国书店出版社名誉总编辑马建农非常关注北京中轴线保护研究。他告诉记者,北京中轴线北起北京钟楼,南到永定门,在这个7.8公里城市纵线上,原本就有故宫和天坛两个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而北京中轴线申遗则是站在对北京的古都风貌进行全方位保护的视角上,对北京中轴线及其环境实行整体保护,保护对象包括北京鼓楼、钟楼、地安门外大街、万宁桥、地安门内大街、景山、故宫、太庙、社稷坛、天安门、天安门广场建筑群、正阳门、前门大街等较为完整的古都历史遗存群落。“这种整体性保护理念的提出和实施,使对古建群的保护上升为对北京古都整体风貌的保护。”马建农感到,对北京中轴线的文化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体现出我们在文物保护的认识上有了质的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物保护力度持续加大,保护状况有力改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石窟寺等专项调查相继完成,公布两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达到5058处,国保、省保、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较2012年分别增加115%、58%、88%。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传统村落等重大文物保护工程相继竣工,预防性保护、系统保护积极推进,数以万计的馆藏珍贵文物、重要出土文物得到抢救修复。

全国政协委员、文物出版社社长张自成见证了10年来文物保护工作的发展,他最深刻的感受便是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空前高涨,形成把文物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的共识,如陕西神木石峁、三星堆遗址等考古发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文物保护志愿者、社会组织队伍稳步壮大,文物保护公益诉讼、文明守望工程、长城公募计划等社会公益活动也日益增多。“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建设文化强国、推动社会进步赋能添彩。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科学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张自成说。

深化中国文明历史研究

今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10年来,一大批考古发掘与研究项目开展,考古发掘与研究水平大幅提升,考古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不断强化,考古工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揭示了古代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所作的杰出贡献,显示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关键特质,为塑造全民族历史认知提供有力支撑。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袁靖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亲历者,从预研究到第一、二、三阶段的研究都在一线,担任技术、生业与资源课题的负责人,现在是第五阶段的专家组成员。他认为,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化资源。通过对文物与文化遗产进行考古研究,为阐述历史文脉与现实道路、文明认同与民族复兴之间关系提供关键学理支撑与科学实证。同时,考古研究揭示出的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形成过程、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发展过程,对于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赓续民族基因血脉、加强与巩固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十三五’以来,新疆考古、西藏考古等7项涉及边疆地区的重要课题纳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有力推动了边疆地区重大历史问题攻关,以考古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吉平也表示,边疆地区的历代文物遗产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记录着各民族在不同时期生产生活的历史轨迹,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抢救、保护、阐释、开发、利用好这些文物,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影响。

在博物馆感受美好生活

不久前,全国政协委员、天津美术馆副馆长、天津博物馆研究馆员卢永琇在线上为天津医科大学的学生们进行“博物馆里的故事”的讲座,学生们听得非常认真,提问环节也是积极踊跃。这不禁让她感慨万千:联想到多年前,别说到大学里讲学,就是博物馆展厅里观众也是寥寥无几,而今天博物馆参观人数急剧增加,博物馆的影响力、传播力在显著增长。而随着《国家宝藏》《唐宫夜宴》等文博类节目热播,“跨界”和“出圈”成为博物馆服务大众和传播知识的重要手段,博物馆正在积极推动更多文物“活”起来,回应社会关切。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只有让文物藏品走出库房,进入展览、走上展线、登上展台,它们才是富有生命力的文物,才能够把它内蕴的故事讲出来,才能与时代背景、文化主题、器型设计等,与参观者的思想情感、审美享受、灵魂升华有机联系起来。”王春法认为,展台上的文物能让观众完成从看“国宝”向看“展览”乃至看“文化”的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说,博物馆正在从藏品中心向展览为王时代转变。目前,全国博物馆年观众数量超过12亿人次。这既反映了观众对博物馆的关注程度,也意味着博物馆的文化枢纽作用日益凸显。

2021年,全国政协召开“推进新时代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双周协商座谈会,委员们从优化博物馆发展布局、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加强博物馆研究能力建设等方面建言献策。卢永琇参加了这次会议,她感到委员们的建议非常务实,对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目前已经看到了业态发展的变化。

为了一座馆,去赴一座城,参观博物馆已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沉睡在库房里的文物藏品通过创新的展陈形式、创意活动和文化沙龙,都“活起来”了。让卢永琇欣喜的是,博物馆以一种全新、主动的方式来展现自身价值并努力创造社会价值,更体现了对时代、对社会、对人类的责任与担当。未来博物馆还要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彰显地域风貌、提升城乡内涵,提升审美能力,以自己的文化特色主动服务社会,成为人民日常生活的美好记忆。正如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家博物馆老专家回信中所指出的,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文化自信,深化学术研究,创新展览展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为发展文博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作出新贡献。

2022-09-05 谢颖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0482.html 1 文博“活”起来 30,48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