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财经周刊

谈及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通、强、畅,王先进委员建议“紧盯主线”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9月06日   第 07 版)

本报记者 崔吕萍

2022年8月29日,随着一趟班列从广西钦州港站开出驶向重庆团结村站,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累计开行总量达到两万列。其中,重庆开行铁海联运班列6400多列,占比超三成。

这一时刻,距离我国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整整过去了三年,距离“到2025年,推动基本形成南北贯通、陆海联动、开放共享、辐射有力、协同一体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目标,刚好也还有三年时间。

西部陆海新通道位于我国西部地区腹地,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对于这一新通道的建设,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先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西部陆海新通道基础设施网络处于持续完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东中西三条通路构成的通路布局,而要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集疏运体系“邻而不接、接而不畅”等问题,应加快推进主通道建设,提升铁路干线运输能力,进而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因地制宜引导推进枢纽港站与对外交通网络互联互通。

“新通道”的优与忧

记者:今年初多部门联合印发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方案》,对“十四五”时期西部陆海新通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进行系统谋划和部署安排。围绕通陆海、强港口、畅枢纽,您认为,过去几年我们干得如何?还有哪些亟须补齐的短板?

王先进:《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自2019年8月印发实施以来,在国家高度重视和相关部委大力支持推动下,沿线省(区、市)加强组织领导、深化协商合作,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显示出强大竞争优势和良好发展前景。运行质量效益显著提升,运输协调和货源组织不断增强,班列班车稳定开行并实现大幅增长。基础设施网络持续完善,主通道建设有序推进,初步形成了东中西三条通路构成的主通道布局,广西北部湾国际门户港也已初具规模,综合交通枢纽体系逐步发挥作用。

谈到短板,在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下,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确实存在一些需要积极推动加以解决的问题。概括来说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铁路等大能力通道基础设施还存在短板,东中西三条主通路面临线路等级低、能力不足等问题,其中西通路缺失路段黄桶至百色铁路至今尚未开工建设;二是港口设施和服务能力仍有不足,北部湾港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明确的国际门户港,港口大型化、专业化、智能化发展水平有待提升,航道与码头尚不匹配,集装箱航线有待进一步开发;三是综合交通枢纽还有待完善,功能布局系统性有待增强,枢纽设施建设一体化水平不高,连接多种运输方式的集疏运体系“邻而不接、接而不畅”现象仍然存在,综合交通枢纽间有效协同运作水平较低,设施共享共用程度不够。

畅西线,扩中线,强东线

记者:要补齐短板,您认为我们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王先进:我认为需要补齐的短板有三块。

首先要加快推进主通道建设。

畅通干线铁路运输通道。构筑四川、重庆经贵州、广西至北部湾港的顺直、大能力干线铁路货运通道。重点打通重庆、成都至北部湾港的铁路运输大通道,提升铁路干线运输能力。加快高速铁路建设,缓解干线铁路压力,释放铁路货运能力。打通普速铁路待贯通路段,改造技术标准较低的普速干线铁路。提升公路运输通道能力。扩大公路网覆盖面,优化路线走向,打通瓶颈路段,推进扩容改造。推进国家高速公路待贯通路段建设,推进省际、城际高速公路互联互通,对修建年代较早、交通繁忙的高速公路通道进行扩容;加快普通国省干线省际段连通以及瓶颈路段的升级改造,优化区域路网结构。

一是畅通西线通路。以打通缺失路段为重点,优化完善自成都经泸州(宜宾)、百色至北部湾出海口西线通路。开工建设黄桶至百色铁路,加强既有铁路扩能改造,力争2025年贯通西线铁路。推动沿线地区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干线建设,扩大西线通路网络衔接覆盖范围。

二是扩能中线通路。以打造大能力通路为重点,加快提升自重庆经贵阳、南宁至北部湾出海口(北部湾港、洋浦港)中通路运输能力。稳步推进贵阳至南宁高铁建设,推动重要通道客货分离,释放既有干线货运能力。加强既有铁路干线扩能改造,有序推进重点城市铁路外绕线建设。规划研究双层集装箱运输通道。加快沿线高速公路扩容,有效提升通行效率。

三是完善东线通路。以提升既有线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完善自重庆经怀化、柳州至北部湾出海口东通路。加快建设重庆至黔江高铁,释放既有干线铁路货运能力。按照渝怀铁路双线运输能力要求,加快沿线站点扩能改造,促进点线衔接协调。推进G72泉南高速公路广西段扩容等项目和普通国省道建设,提升干线公路通行能力。

其次要加快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提升北部湾港在全国沿海港口中的地位,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门户港口。坚持世界眼光、高点定位,高质量编制北部湾港总体规划,促进钦州港、防城港、北海港深度融合,发展成为港产城协调发展的多功能、现代化、综合性港口。推进北部湾港大型化、专业化、智能化发展。加快进港航道建设,改善通航条件、提升通航能力。依托北部湾港建设冷链物流集散基地。

再次是完善沿线枢纽与集疏运体系。推进贵阳、昆明、遵义、南宁、柳州、桂林、钦州—北海—防城港、泸州—宜宾、万州—达州—开州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有序推进宜宾、自贡、泸州、遵义、柳州、百色、玉林等重要物流节点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具有集散、储存、分拨、转运等功能的物流设施。提升南宁临空经济区枢纽功能,提高高端产业集聚与城市服务水平。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因地制宜引导推进枢纽港站与对外交通网络互联互通,推进铁路进港口、进物流园区,提升铁路货运枢纽、主要港口的公路集疏运能力。引导推进北部湾港疏港铁路支线、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洋浦港疏港公路二期工程等项目建设。

2022-09-06 崔吕萍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0538.html 1 谈及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通、强、畅,王先进委员建议“紧盯主线” 30,53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