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财经周刊

陈大爷的“小心思”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9月06日   第 07 版)

本报记者 李元丽

“你能给我讲讲,我们国家能源发展的一些情况吗?”“超高温储热是怎么一回事呀”“你们展示的这个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货币跟能源有什么关系呢?”9月3日,2022服贸会国家能源集团主展馆展台前,一位大爷指着手里的宣传册问展台工作人员。

问得这么专业,穿得也很讲究(黄色格子衬衣配黄色领带),记者心想这位大爷或许是能源领域专家,于是加入旁听的行列。

在20分钟的交流过程中,大爷时而点头、时而皱眉、时而笑笑,展台上的工作人员耐心地回答大爷的每一个问题。

问答结束后,“好问”大爷继续跟记者聊了起来。

谈及为何对能源感兴趣时,大爷说,人类文明在利用能源方面一直不够智慧。千百年来,人类把能源从土地或海洋里开采出来,破坏风景以攫取煤炭,燃烧石油为汽车和城市提供动力,在这个过程中,也引起了气候变化、污染。如何改变这糟糕的现状?看起来最简单的答案就是停止燃烧化石燃料。但是,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我们有没有“更聪明”的解决方式呢?听完工作人员的介绍后我明白了,也踏实了,我们有风力、太阳能、生物质能源,还有核能,发展都很不错。

大爷姓陈,名光伟,今年75岁,是北京世锦华经济文化发展进出口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从事渔业加工。

他告诉记者:“我每年都来参会,以前京交会时就来。主要是来看看有没有合作机会。当前,全球经济正在进入一个高震荡、低增长的时代,如果不与时俱进,不去了解,很多东西你就看不到它的亮点。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需要不断跟进,不断学习,面对面交流,才能获得第一手信息,让我们更好地看世界。”

陈大爷继续感慨道:“这个会好呀!不仅向全球服务贸易企业敞开中国市场大门,更为未来全球服务贸易打开发展空间。特别是现在,全球疫情起伏反复,世界经济复苏脆弱乏力。我们国家举办这场交易会,将为全球服贸市场提供更多商机。我从事的是农产品的进出口,希望把农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同他们建立友好的往来,也满足他们的需要。比如,非洲的一些国家土壤不肥沃,我们可以把农产品卖给他,我们也可以进口国外食品,这个过程就是合作、交流、融合的过程。我今天就是来与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的客人对接鱼粉加工的。如果没有这个展会,疫情防控期间我上哪里去谈呀。”

服贸会是一扇“窗口”,让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好伙伴越来越多,也让如陈大爷一样的观众在逛展中实现了供需的双向奔赴。

2022-09-06 李元丽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0539.html 1 陈大爷的“小心思” 30,53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