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财经周刊

黄钧:政信产业让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9月13日   第 05 版)

本报记者 刘 彤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推进,一系列相关支持政策举措相继出台,香港、澳门和内地9个大湾区城市加速融合发展,进入协同创新新时期。

“香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核心区,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深度参与内地经济发展,与内地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拓宽了内地走向世界和世界走向中国的路子。”中国政信国际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钧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政信金融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借助政信产业,香港与内地在协同发展中如何相互获益?

今年6月在线上举办的“政信产业联盟半年会暨政信产业高峰论坛”中,有业内人士曾表示,未来中国经济的中流砥柱是基建和新基建。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信用既是无形的生产力,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政信投融资模式,在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以及新基建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我们可以将行业领域的专业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黄钧说,中国政信国际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是政信产业联盟成员企业,业务布局立足香港、辐射全国。地方政府寻求招商引资的原动力带来支撑内地发展的旺盛资金需求,处于转型中的优质平台公司未来可以通过在港上市来拓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黄钧注意到,一系列聚焦民生领域的方针政策出台,一方面为人民福祉带来保障,另一方面,也使得大型基础建设项目逐步增多。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增大,金融如何更好服务民生工程?值得深入思考。

黄钧认为,政信产业能够促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并通过挖掘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特别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信用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而增强,我们可以不断扩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以‘一带一路’和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推进为契机,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当前全球经济下行,全球经济需要新的增长点和可持续发展引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资本的避风港,而香港已经成为中国政信产业与国际资本最佳的结合点。”

黄钧进一步阐释,香港资本市场成熟完善的制度优势和外汇自由流动的独特优势,让香港成为国际资本投资政信产业的桥梁。“而且,促进地方优质平台公司在港股上市是很好的转型选项,不仅能拓宽低成本的融资渠道,还能实现地方债务化解和国有资产证券化,给国有资产带来流动性。多类外资金融机构,以创新的金融产品,为优质的政府项目进行市场化债权融资,可以通过发行海外债券的形式,以极低的利率,降低融资成本;可以提供优质的中介服务,比如通过香港的信用评级,获得更强的信用赋能,降低融资成本。香港的投资者可通过机构参与到内地政信金融产品的投资,享受到与内地居民相同的投资收益率,从内地区域经济崛起中分享发展红利。”

2022-09-13 刘彤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0843.html 1 黄钧:政信产业让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30,84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