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菲菲 口述 通讯员 索伟 整理
我是一个生长在海边的青岛姑娘,2015年夏天,我成为章丘偏远山区——垛庄学区学校的一名语文老师。从繁华城市来到偏僻山村,城乡教学环境的差异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落差,我忐忑不安地走上了工作岗位。
教室改造的宿舍里挤着五张上下铺,午休时还有其他老师做伴,夜间只有我一个人独守山村。到了冬天,凛冽的山风吹得人直打哆嗦。
那时的我,时常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给爸妈打电话,哭诉心里的委屈。想要逃离的时候,我一次次问自己,我到底图什么呢?但是,一想到小玉从裤兜里掏出已经变了色的小草莓,怯生生地说:“老师,这是我自己种的草莓,您尝一尝它甜吗?”一想到小骞妈妈怕我不适应山里冬天的冷,一针一线为我缝制的棉衣棉裤,我就越来越说不出“离开”这两个字。
正当我在为“离开”还是“留下”的两难选择而备受煎熬时,我的爱人放弃了在青岛打拼4年的工作,又放弃了城区学校的选择,带着女儿来到小山村。这时候,留下是我最终的选择。
山区留守儿童多,有些孩子的爷爷奶奶年纪大,家访时他们时常挂在嘴边的就是:“老师,孩子爹妈不在身边,我什么都不懂,你多费心啊!”于是我就主动通过微信、电话与孩子们的父母交流。小贞的爸爸是消防员,妈妈是镇医院医生,工作都很忙,无暇顾及小贞的成长。时常电话不接,微信不回。为了更深入地交流,我就给小贞妈妈写了封信,没想到,她居然回信了。信中她说,这是她近20年来收到的第一封信,也是她写的第一封回信,言语中有惊喜,有担忧,更多的却是安心。之后,我们书信不断,写信成了我们家校沟通的最好方式。
扎根山区,我无怨无悔,但也时常忧心女儿的教育问题。山里教育条件有限,女儿无法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于是忙完一天的工作,在我们租住的农家小院里,伴着山间明月的清辉,我们每天定时开启家庭亲子阅读,我们享受阅读的快乐,也享受着相伴的快乐。看着沉浸于阅读乐趣的女儿,我突然意识到,山里的孩子也像我的女儿一样,迫切需要接受更好的教育,需要有人为他们打开更广阔的视野。
于是,2020年10月,由我发起组织的垛庄“书香妈妈”亲子读书会启动了。“悦读越快乐,书香塑温情”是我们的宗旨。目前读书会已举办了29期。随着读书会的举办,家长们纷纷表示,孩子能跟他们说上话了,他们之间的共同话题也越来越多了。书香妈妈读书会成了亲子沟通的桥梁和平台,让更多的山村妈妈懂得了陪伴的意义,也让更多的山村孩子理解了妈妈的不易。未来,我愿继续成为阅读的点灯人,因为我们读的是一本书,重塑的却可能是一个家庭的温情。
教育应该是这样的,是慢的艺术,就像农人种庄稼,踏踏实实地在自己的土地上播下希望的种子,默默耕耘,远离喧嚣与浮躁,静静地等待开花结果。乡村振兴需要教育的支撑,我愿意扎根我的小山村里,和我的爱人、女儿一起,用我们的小家带动大家,一起读书上进!
(作者系济南市章丘区政协委员,垛庄学区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