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休闲周刊

姑苏城外树山村: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富裕乡村

张彪 金华诞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9月16日   第 10 版)

每年三月,树山村千亩梨园梨花盛开。

入秋,姑苏城外的树山村迎来了一年中最舒适的季节。

“民宿都是满房,订单排到了‘十一’假期以后。”30多岁苏州市高新区政协委员吴辰是土生土长的树山人,家里有150棵梨树、30多棵杨梅树和6亩多的茶园。

大学刚毕业时,吴辰和不少年轻人一样,选择在城里工作。近十年来,乡村游带活了乡村经济,吸引了越来越多从村里走到城里的人回流,从乡村游中谋求致富路。这不,2018年辞职回村的吴辰,投入100多万元改造家中的二层小楼,打造民宿“竹里山居”,还发挥厨艺特长开起了农家乐。仅仅几年,成果呈现。

在树山村,走上乡村游创业路的吴辰,只是一个代表。这个村庄的经济,也仅是近年来才红火起来的。

位于江苏苏州高新区通安镇的树山村,东接姑苏古城、西邻太湖,村内有三山四坞五条浜,是一个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村落。

曾经,树山村由于“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地多耕地少。树山村党总支书记吴雪春回忆“当时全村仅有耕地1000余亩,人均不到六分地。由于山高坡陡,家家户户种水稻,光浇水就是个大工程,依靠种粮仅能填饱肚子。”

如何发挥树山村坐拥4700多亩山地,拥有优良生态资源的优势?近年来,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富含硒等微量元素的独特土质,树山村选择种植茶叶1000余亩、杨梅2000余亩、梨1060亩,打造出由翠冠梨、杨梅、云泉茶构成的“树山三宝”特色品牌。

每年3月,树山村里的千亩梨园梨花盛开都会吸引周边无数游客前来踏青、赏花。于是,树山村积极打响树山梨花文化旅游节品牌,深度开发树山旅游产业。在抢抓生态旅游发展契机的同时,树山村还一手扶持民宿、农家乐,一手引进花间堂、喜马拉雅等知名品牌,打造“圌山文驿”音乐会客厅,丰富旅游业态。

目前,树山村已有19家精品民宿及30多家农家乐集聚,形成了以“树山三宝”为主,“农家乐”“精品民宿”为辅的生态旅游产业。近年来,树山乡村旅游收入持续增长,2021年更是达到了1.65亿元,村民户均年收入达12万元。

村民们富起来了,生态旅游品牌也已经打响。树山村又请来了一批“智囊团”。从2012年起,苏州科技大学建筑城乡规划学院城乡规划系的教师彭锐及其团队来到了树山村。作为“驻村规划师”,他们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扎根树山出谋划策,开创了“陪伴式乡建”模式。

“‘驻村规划师’从文化、产业、旅游等多个角度对树山村进行了二次挖掘,他们几乎参与了树山所有的文旅产品的挖掘、设计、打造包装,也正是有了他们,我们迎来了更多的旅客,也获得了更佳的口碑。”通安镇党委副书记、政协工委主任王一飞说。

如今,树山村处处凸显着古吴文化底蕴。从树山数尊百年历史的年兽石像里演变而来的乡土文化IP——“树山守”系列文创产品已达到了近百种。这里树山、忘了咖啡、兰兮小筑、都喜天丽酒店等成为一批“网红”打卡点。此外,村内民俗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至今仍然有“抬猛将”“中秋编兔灯”“云泉腊八节”等传统民俗活动。

“远处是姑苏古城的车水马龙,近处是树山村的人间烟火。”在返乡青年代表吴辰的眼里,“游客追寻的绿色生态,体味的浓浓乡愁,这里通通都有。”

2022-09-16 张彪 金华诞 姑苏城外树山村: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1050.html 1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富裕乡村 31,05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