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3版:要闻

裴春亮:乡亲不富誓不休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0月08日   第 02-03 版)

原志强 本报记者 王有强 靳燕

地处河南省太行山区丘陵地带的裴寨村,土薄石厚、干旱少雨,曾是“省级贫困村”。2005年4月,裴寨村的乡亲们“三顾茅庐”请率先致富的裴春亮回村,他全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当时,全村153户、595口人,661亩耕地,粮食亩产不足千斤,人均收入不足千元。面对一穷二白的烂摊子,裴春亮暗下决心:“绝不能让乡亲们的信任打水漂。”

“集体拿不出一分钱,仅有的集体财产就这一间房、一张床、一张桌、一台扩音器和四个大喇叭。群众生产生活得不到改善,意见都很大。”裴春亮决定自己捐钱开路,先从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做起,自掏腰包3000万元,无偿为全村村民建造新居,让乡亲们住进了功能齐全、整洁美观的裴寨新村。紧接着,挖水井、修水库、扩建商业街,发展高效农业,创办股份制企业,一套“组合拳”下来,裴寨村旧貌换新颜。

裴春亮坦言,原先只想盖个新村,反哺乡亲们。但随着自己光荣入党,后来又挑起村支书的担子,让他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使命感愈加坚定。

“事上见!”是裴春亮的口头禅。他多方考察,提出“大产业与小产业结合,传统优势产业与特色骨干产业结合”的发展思路。扩建了25米宽的商业街,建起1000多间门店,城市公交车通到了家门口。村集体没钱,裴春亮垫资建厂房,免费租给企业,打造可供2000人就业的服装产业园,让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如今,裴寨村人均年收入由2005年的不足千元增长到2021年的2万多元。

过上了好日子,裴春亮还让乡亲们“活”出了精气神!他坚持“情德法”融合治村,建设“习书堂”“家风馆”“初心馆”“初心广场”,探索出十条基本做法,乡村治理无缝对接,群众“小事不出村,急事不过夜”。10多年来,全村没有一个调解户,没有一个上访户,被确立为“河南省第二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旅游模范村”,被中组部确定为“新乡先进群体”教育基地现场教学点。

过去村民红白事攀比盛行,裴春亮牵头成立红白事理事会,建起了“喜事汇”大厅。“每桌饭菜都有标准,谁也不能超!办大事既隆重又节俭还有场面。”尝到甜头的乡亲们都说“中!”他倡导创办的“大喇叭朗读时间”,传播党的声音,讲述裴寨故事,已播出1800多期,被中央文明办收录《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方法100例》。

他把党小组建立在产业上,40名党员按照农工商分为3个党小组,高效农业带头干,项目建设带头上……党员处处冲锋在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裴春亮率先向新乡市红十字会捐赠500万元,带领党员骨干24小时防控。2021年新乡发生特大暴雨洪灾,他再次捐款500万元助力新乡抗洪,并率领500余名党员骨干转战辉县、卫辉和新乡市区,转移被困群众3400多人,安置受灾群众1200余人,捐赠各类救援物资价值200余万元。

2021年,裴寨村党支部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裴春亮自己也先后荣获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光荣当选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代表,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2022-10-08 原志强 王有强 靳燕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1854.html 1 裴春亮:乡亲不富誓不休 31,85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