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冰洁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省文旅系统坚持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的载体传播文化。近日,全国政协“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专题调研组来到江苏,深入考察了当地在扩大文旅产业规模、创新文旅融合业态、体质文旅消费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并为下一步文旅融合发展提出建议。
从僻静水乡到时代广场
2020年10月,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超大屏幕展示的宣传片,“Welcome To TAIZHOU CHINA”滚动在“世界的十字路口”,让世界认识了一个地名——泰州。
“水陆要津,咽喉据郡”,大运河文化和长江文化在泰州交汇贯通,流淌的不仅是江河水,更是绵延不绝的文脉,也因此诞生了许多名人——作家施耐庵、画家郑板桥、戏曲艺术家梅兰芳等,正可谓人杰地灵。
在千垛菜花和水上森林景区之间,有一座世外桃源般的小村庄,名字好听,叫“碧水东罗”。10年前,这里还是寂寂无名的偏僻小村,如今则发展成为由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样板村、网红村。东罗村创新探索“政府+社会资本+村集体”的三方合作模式,村庄面貌迅速改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垛田观光、渔村体验、康养度假等产品相继推出。一餐“板桥宴”,让人从美食中领略郑板桥的诗词书画,从文化中感受泰州的烟火人家。委员们感慨,东罗生活富足、安逸,各种文化设施齐全、先进,环境和待遇胜于城市。
十年来,泰州市萃取“梅兰芳、泰州学派、里下河文学、郑板桥”为四大城市文化标识,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城水乡国际旅游节、溱潼会船节、千垛菜花节、乡村旅游节等一系列文化赋能旅游的品牌活动,不仅满足了市民游客的文旅消费需求,提升了城市知名度与美誉度,也成为对外文旅交流的亮丽名片。
城区即景区,旅游即生活
2020年,南京市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文化产值连续10年位居全省第一,秦淮区更是全域文旅融合、产城一体化发展的典型。在这里,有南京目前仅存的大体量、整体保护较好的历史风貌区——门东街区。这里因位于中华门以东而得名,是最能代表南京历史文化的地区之一。
通过保护与修复,门东街区逐步体现了古都金陵特有的“山水城林”的城市特色,重新以青石板、青砖路的面貌和修缮复建的名人故居院落群示人。据统计,从2013年9月29日对外开放至今,近10年的时间,门东街区累计接待游客超8200万人次。
当地文旅部门介绍,近年来,门东街区组织了多届秦淮灯会、“来门东·迎新年”跨年晚会、“抖in金陵”城市美好生活节等一批主题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网红自媒体等平台分享街区动态、推广街区文化,让老门东“爆红”,热度远超夫子庙、秦淮河等景点,迅速成为南京城市品牌的文化名片。
网友维尼游览后表示:“每一胡同都值得细细品味,每一处建筑都交融和谐,老门东在保留城市痕迹的同时,也融入了不少现代的气息,让这里更加具有了人文魅力和情怀。”
酒香也怕巷子深
通过几天的调研,委员们看到无论是南京梅园、六朝博物馆、老门东;泰州乡村文化、古护城河文化;镇江大运河文化、茅山文化等优质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开发、现代化发展都各有特点,如何提升国际化水平,打造特色品牌、形成国际竞争力,成为今后文旅融合发展的着重点。
全国政协委员、原文化部副部长丁伟认为,文化艺术已经成为吸引游客的核心要素。他举例表示:“法国2019年接待外国游客总量1亿人次,超过该国人口;75%的访英游客为该国的博物馆、美术馆、表演艺术、音乐剧等文化艺术而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和做法,加速我国文旅融合发展进程。”
酒香也怕巷子深,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建议,要树立文旅产业的品牌意识,线上线下相结合,让地方特色文化插上旅游的翅膀,登上信息化、元宇宙的快车,走向全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