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休闲周刊

那一方惬意的绿色港湾

——武汉市民眼里的城市口袋公园变化小记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0月28日   第 09 版)

本报记者 毛丽萍

在车水马龙的繁华都市里,突然,一个不经意地扭头,便发现一缕缕晨光透过小树林铺洒在起伏的碧绿草坪上……呀!何时开始这里有了这么美好的一角,让置身喧闹主干道上的人们瞬间治愈。这种给很多人留下记忆的角落,在武汉市城市建设中有个可爱的名字——口袋公园。

推进口袋公园建设,是武汉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公园城市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开展“绿色惠民”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日前,记者从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了解到,这十年来,武汉市建设口袋公园350余座,公园总数增至700余座,目前正朝着“千园之城”奋进。

2007年,杨晨英的女儿在武汉成家生娃后,她也从老家来到武汉居住,并逐渐喜欢上了这座城市。“去年5月,我到东湖高新政务中心办事,之前那里曾是一片荒地,现在,却因种满了金鸡菊,出现一大片金黄色花海。这片花海长达1公里,成为很多市民的‘打卡’地。今年6月,我再次来到这里时,发现花海又‘上新’了——新栽种的波斯菊让去年的金黄色花海变成了彩色花海。”杨晨英说。

说起这些变化,杨晨英掩不住内心的激动:“离我家最近的公园是豹子溪公园,这几年来,我在楼上眼看着公园从无到有,从荒地到处处繁花似锦。现在,豹子溪公园已经成了我们附近居民遛娃、散步的好地方。除了这些公园,我们小区附近还有鸡公山公园、西苑公园、光谷三路湿地公园等,被公园和美景环绕,这让我觉得我们的生活也像花儿一样美。”

“口袋公园出门见”,这正是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以人为本、为民建设工作理念的体现。据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口袋公园按照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入园”的要求均衡布局,同时坚持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理念,因形就势,将新材料、新技术应用融入口袋公园建设中,倡导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今年1月18日,湖北省2021年“最美口袋公园”评选结果出炉,全省共50个入选,其中有23个来自武汉,几乎占五成。记者了解到,除了这些入选的“最美口袋公园”,武汉还有不少种子选手。

这批口袋公园不仅景观效果好,设计精巧便民,不少还融入了地方文化。东西湖区的韶华年光公园位于革新大道北侧,约1.3万平方米,以“拾光记忆,品味光阴故事”为理念。只见道路和游园中间,双排行道树隔开了城市喧嚣,园中有带有童趣的入口LOGO景墙、阳光草坪、字母跑道、花香小径等特色区域,一年四季花开不断,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以在这里享受时光。

武昌区汉阳门游园,位于江滩边、户部巷口。方言长廊、竹床、码头工人雕塑……各种老武汉地域元素融入绿意,充分利用桥下空间,创造了一处文化展示和市民休闲的绿色开放空间。

去年11月,武汉开启了口袋公园专项提升,计划用3年时间对全市200个口袋公园进行改造或微提升,进一步提升口袋公园的功能和品质。同年12月,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还启动了第一批口袋公园命名征集,让市民自己为家附近的口袋公园取名。如今,20个原来暂时以周边道路或小区命名的公园,终于有了体现自身特色和内涵的名字。

市民张明先生为洪山区珞狮路学府鑫苑南侧的口袋公园取名“学府樾园”。他说,樾,原指乔木长大后形成的浓荫,寓意该公园花木繁茂、绿韵浓郁;园,指口袋公园。这个方案被园林部门采纳并点赞:“这个名字不仅好记,有地理标识,更透着一股文学韵味。”

2022-10-28 毛丽萍 ——武汉市民眼里的城市口袋公园变化小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2855.html 1 那一方惬意的绿色港湾 32,85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