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华夏周末

挚爱真善美 关切天地人

——冯骥才先生为《神工》题字有感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0月29日   第 07 版)

作者:李延声

冯骥才先生学识渊博是大学问家,一米九的高大个子,魁梧而儒雅,朋友们习惯称他“大冯”。大冯是中国知识界的先觉者,我最早听到要保护文化遗产的呼吁,是在21世纪初,在全国政协文艺界联组讨论会上,大冯强调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这使我的眼前一亮,思路自然开阔了。

大冯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从小就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及球类活动。他是以小说名世的,至今各种版本和各种文字的作品已经出版了150多种,其中不少被译成英、法、德、意、日等十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海内外的读者熟悉他,多是通过这些作品。因此,他的主业应该是个作家。而他偏偏又有着绘画的才能与灵性。他的每一幅画作,都同他的小说一样,具有震人心魄的诗意,其中的文化内涵,非一般的画家所能超越。大冯出版过多种大型画集,并在中国各大城市和奥地利、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国举办个人画展,均获很好反响。

余秋雨曾谈道:有一次冯骥才去到一个小旅店拜访巴金,巴老个子小,冯兄个子大,巴老一语双关说大冯像一座大山。冯骥才确实就像一座文化大山,而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冯骥才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不懈努力。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中有四个国字号研究机构:中国木版年画研究基地、中国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所、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民间美术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2004年冯骥才发起创立非公募的公益性民间文化基金,以抢救濒危待救的民间文化遗产,赞助支持了多项重要民间文化档案的出版,民间艺人传承和守望者的保护行动,并以各种展览方式唤起公众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关爱。

大冯说:“保护文化遗产来自文化先觉”。冯骥才担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20年,从上世纪90年代,他就不停呼吁、呐喊、宣讲、考察,并带领着他的团队以及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同仁进行濒危文化的普查与抢救。正是有这样一批文化先觉者的拼搏努力、不畏艰难,终于有了国家确定每年六月第二个周六为“国家文化遗产日”,并于2011年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2012年,我历时两年将寻访的108位国家传承人画像及短文,取名《神工》结集出版。大冯欣然作序《为乡野天才立像》,称其为“史来第一本以绘像方式为民间艺人树碑立传的画集”。2015年是第十个国家文化遗产日,我在恭王府举办为“《家园心声》——李延声非遗题材画展”,大冯兄欣然题词致贺:“为乡土天才立像,给民间精英戴花。”

前些年,大冯又扛起抢救古村落保护的大旗。“临终抢救”“紧急呼救”“抢救老街”“文化先觉”“以思想立”等相关著作,一部接着一部。冯骥才带领团队以多种活动方式,大大扩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的影响。人们说大冯对中国文化就像精卫填海一样,不停在进行。大冯说:“这一工作的漫无边际常常使我感到力不从心,但我没有过一瞬间想到放弃。担当,是无比壮美的人生感受。”大冯心怀对祖国、对民族、对文化的大爱,他关切的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宝库,他是先觉先行先倡者,大冯说,艺术家的一生就是为真理和美奋斗的一生。

由于年龄的原因,大冯已无法为文化遗产保护而四方奔走,遂重返文学绘画领域,成为高产作家、画家。重返文学和绘画并非放弃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事宜,大冯说:“这将是我一辈子的工作,是不会松绑的。”大冯家中,一边是书房,另一边是画室,大冯说:“写作于我,更多是对社会的责任方式;绘画于我,更多是个人心灵的表达与抒发。”最近,令大冯高兴的是,他关于在高校里建立非遗学科,培养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专业人才的想法,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与重视。他认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更加深入。

2010年在我为大冯所作的画像旁,大冯风趣地题写:“我不入画,谁画我谁自讨苦吃,然延声偏将我入画,又酷似我何也”。2016年大冯又在画像旁题写:“挚爱真善美,关切天地人”。正如莫言题赠大冯的诗句:“大冯如巨树,每见必仰望”。大冯成为人们心中的一座巍峨的文化大山,也可以说是一棵高高的文化大树。

(作者系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艺委会原主任)

2022-10-29 李延声 ——冯骥才先生为《神工》题字有感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2899.html 1 挚爱真善美 关切天地人 32,89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