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步楼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不论老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都离不开茶。在无茶不成敬意、无酒不成宴席的现代生活中,以茶待客、以茶交友、以茶修身,已经雅俗共赏。
我喜欢喝茶,过去是牛饮解渴,现在是浅酌慢品;过去泡茶是茶瓶大碗,现在讲究景瓷宜陶。20年前在江西吉安得一桑叶纹茶盏,一直用到现在。虽不谙茶道,但数十年来也喝过不少茶:南京雨花、杭州龙井、六安瓜片、云南普洱、武夷岩茶等。
但我最爱喝的绿茶,还是苏州碧螺春。常常在微雨的清晨、静谧的午后,抑或是夕阳在山、星光满天,泡上一盏茶,捧起一卷书,在茶香书韵中,把自己从喧嚣的尘世中拉回到一方清欢的天地。一撮茶叶,开水冲下,顿时旋转翻腾,浮起的一片片沉下,沉下的又努力浮起。那茶叶,有的急急地展示、匆匆地沉寂,有的则渐渐舒缓、慢慢升腾。小小茶盏,如同大千世界,而每片茶叶则是滚滚红尘中的芸芸众生,起落沉浮之间,尽现人生百态。那些未经风雨的人,就像温水沏出的茶叶,只在生活表面飘荡,浸泡不出生命的芬芳;那些艰苦奋斗的人,如被开水冲泡的好茶,在沧桑光阴里几度沉浮,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
三毛曾说过:“人生有如三道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若微风。”其实,茶煮生活多味,初喝微苦、又饮甘醇、再品神韵、回味生津,如同人生四季。头道水,二道茶,三道茶水最精华,四道清甜韵味暇。人的少年时期犹如头道茶。刚被开水冲泡的茶叶,像是一只只浮在水面上的小船,轻快欢乐地漂荡着。虽热烈、纯真,但未经世事,茶水浑浊,唯有经过淘漉,方觉微有神韵。人的青年时期好似二道茶,喝起来带有青涩苦味。那在开水的“旋涡”中翻腾的茶叶,如同放飞青春梦想,充满激情地勇往直前,纵使偶尔鲁莽冲动,却别有一番意气风发,在跌跌撞撞的前行中、在生命清泉的涌动中饱尝了艰辛和苦涩。人的中年时期就像第三道茶,茶汤醇厚甘甜、韵味无穷。那在茶盏中舒张的茶叶,如同经历了艰难跋涉的辛劳、体验了奋斗改变命运的神奇,虽然有些疲惫,但内心多了几分成熟和清醒,过去的起伏启发了今天的淡定,过去的苦痛换来了今天的甜美。人的老年时期仿佛第四道茶,茶汤清淡韵暇。经历了繁华与萧瑟,自然会返璞归真;茶色变浅、茶味变淡,恰如我们被岁月漂洗过一样真实、朴素。生活就和茶一样,它的温凉和余香,是沉浸在人们回忆里的快乐与愁肠。
茶是有灵性的。茗品呈六色,甘味任千评。茶的滋味,往往与饮茶人的情境密切相关,喝的是一种心境,品的是一种情调:失意者尝苦涩,得意人饮甘甜,沧桑者觉回味。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生存状态、心路历程和价值观念,也会在茶中品出不一样的意境、体验不一样的口味。因此,品茶也是一个精神陶冶、精行俭德的过程。人生如茶,有沉有浮。上浮时要有坦然的心境告诫自己前车之鉴,下沉时要有淡然的胸襟正视自己从容不迫,把握好沉浮之间的分寸和底线,生活终将如一杯佳茗报以馨香四溢。苦乐皆由心生,唯有乐观豁达,看淡看轻个人的浮与沉、起与落、得与失,进入知天达命、世事洞明而又怡然自得的境界,才能同心灵进行深入对话,对人生作独到品味。这与品茶又何其相似!
是的,一缕茶香染流年。一枚新茶,在她被采摘前,既承受了雨露阳光带来的欢愉,也经受了暴风骤雨的侵袭和天寒地冻的磨砺。这一神奇的东方树叶,呼吸日月山川的灵秀、吐纳生态自然的气韵,在懂她的水中缓缓晕开、渐渐伸展,飘出的清雅芳香、溢出的苦涩甘甜,都是个体生命体验与经历在茶中的延续,她的淡雅、清醇和幽香仍然保持着初心的澄澈和真诚。一片茶叶,看起来是那样细小纤弱,那样无足轻重,仿佛人的生命,短暂却又丰富多彩,更像生活中的你我,历尽酸甜苦辣而又妙不而言。
皓月当空,握一杯清茶,静坐窗前,看杯中茶叶翻滚,杯盏渐渐温热、茶汤慢慢变浓,轻啜一口,那种润滑而温和的气息,透到心里的安逸与惬意,最是让人迷恋。这一刻,茶似促膝长谈的老友,又如远近相安的知己,一切烦恼和忧愁,都随着茶氲飘散。我想:如果人生是茶,那么时代就是泡茶的水,承载着我们生活的甘苦和沉浮。一杯香茗,既取决于茶叶的品性,也依赖于水的品质和温度。水融进茶中,便得到了茶叶积蓄的日月精髓和天地灵性;而茶叶把精华融进了水中,才开始自己的又一次恣意盛放。清澈的水,因茶而绿;碧绿的茶,因水而明。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只有将“小我”融入“大我”,把个人梦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建功新时代、立业新征程。水甘味真,茶香梦好,人生就会有浓有淡有滋味。
人生沉浮一杯茶。“茶”字拆开即“人在草木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莫道醉人唯美酒,茶香入心亦醉人”。从茶的清醇神韵中品味人生,这种情思和领悟,不仅留在唇齿,更会沉浸心田,让灵魂丰盈起来。
(作者系江苏省政协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作家、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