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刀片划向我胳膊的那一刻,心里的痛苦才能得到一些释放,我才能坚持活下去。”看门诊时,16岁的小涵低头跟我说道,声音很小,但每一字一语都敲打着我的心。她的父母听到后,诧异于原来孩子这么做不是想“自杀”,反而是为了“求生”,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转念又十分不解,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孩子母亲边说边抹泪,从小就把孩子当成心肝宝贝,怕她磕着碰着,可她怎么能这样去残害自己的身体?
这种在没有明确自杀意图的情况下,反复故意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称之为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简称自伤行为。自伤行为在青少年人群中普遍存在,在青春期达到顶峰。中国初、高中生自伤行为的发生率为27%,成年后发生率逐渐下降。自伤的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有切割、烧灼、撞头、掐或抓自己、吞咽危险物品、用尖锐的东西戳身体等。
对青少年自伤行为应科学认知。首先,青少年自伤行为最常见的动机是调节痛苦情绪,缓解和摆脱不良的情绪,比如抑郁、焦虑、愤怒、内疚、自卑、无助、绝望等。其次,青少年也会通过自伤行为去影响人际关系,试图让自己被看到,引起关注和重视。青少年比较弱小,有时说什么或者做什么容易被忽略、被批评。只有孩子把问题严重程度升级到伤害自己身体,父母才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足够的重视,他们才有可能不去上学、并得到想要的帮助。
自伤行为在青少年人群中发生率高,主要是由生物和环境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有些青少年存在生物学的易感性,这些孩子先天对情绪有高度敏感性。看似平常的生活琐事,就容易引发情绪波动,情绪反应剧烈,并且持久,有时无法在下一个情绪反应之前恢复,好比烧伤的患者稍有风吹即感到切肤之痛一般。环境的易感性主要指不被认可的环境,包括青少年生活的家庭、学校、同辈、网络等。比如,青少年正常的情绪表达,长期被忽视、否定或者惩罚。
青少年自伤,是成长过程中被忽视、孤独、无助、失落、失控、绝望等各种负面感受和“要活下去”的念头的无声对抗,这是一种说不出的痛,这种痛不被看到、不被接纳、不被认可,是最痛的。我们如何应对青少年的自伤行为呢?
首先,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要共同努力,为青少年创造一个接纳包容、积极关注的环境。停下来、慢下来、放下评价,试着去看到发生自伤行为时,他们经历了什么;他们的想法是什么、情绪如何、身体是怎样难受;看到他们在自伤行为之前已经做出的努力,看到自伤行为在那一刻对他们的意义;试着去理解他们,并把这种理解传递给他们。
再者,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青少年自伤行为可以单独存在,也有40%~60%与青少年精神障碍伴发,包括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分离转换障碍、进食障碍、强迫症等。无论哪种情况,均需要专业人员的系统干预。
(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 万宏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