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意周刊

一树红柿话亲情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1月21日   第 07 版)

作者:方泳霖

霜降之后柿子红了,经霜的柿子透着诱人的甜,品相极佳。

柿子树是父亲十几年前在老家亲手种下的,而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当年种下的那一排柿子树能成为家人团聚的一个契机。

我们一家到县城后,回老家的次数就越来越少,除去一年两次祭奠先祖的机会,忙于生计的我们几乎都无暇回去。每年深秋,待柿子挂满枝头,我们从此便有了回老家的理由。一家人抽出时间驱车赶往离县城40里地外的老家摘柿子,柿子树就在自留地里一字排开,像守卫田园的卫士等待着我们的归来。

大伯母、三伯一家都会闻讯赶来相聚,一番寒暄之后,大家就进入了摘柿子的环节。有的搬梯子、有的提篮子、有的装袋子,大伙有条不紊地忙碌开来。父亲自恃清瘦矫健,身先士卒爬上柿子树,站在枝杈上就开始采摘。堂兄们也不甘示弱,架起梯子就往上爬,我和长辈们就在树下接应,将摘下来的柿子逐一装进袋子。

话题便在这个时候展开,诸如工作还顺利吗?过得还顺心吗?身体还康健吗?收入还行吗?虽然每年的话题不同,但都能感受到话语中蕴含着的关心。时光就在年复一年里的问话中流逝,那些温情却从未退去热度,是血脉相承维系着家族生命的延续。

回老家摘柿子对父亲来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亲人团聚时刻,因为只有离家久远的游子才会深深眷恋故乡的所有;回老家摘柿子对母亲来说,是一次不可或缺的分享亲情的机会,因为她坚信只有懂得付出的人才会收获更多。我则感谢柿子树带来的团聚时刻,也感恩大自然慷慨的馈赠。为了将时间定格在这美好的时刻,每一年摘柿子的时候我都会用相机记录下这些片段,虽然照片中亲人们劳作时的形态各异,但他们脸上无不洋溢着同样的笑容。

最后被带回家里的柿子并不多。母亲会将一些未熟的柿子削皮,蒸熟后晒干,制作成柿饼。女儿爱吃并常夸奶奶做的好吃,而父母亲这个时候总会问一句:“好不好吃呀,明年还要不要再去摘柿子呀。”得到孙女肯定的答复后,他们欣慰地笑了。因为,明年一大家子人又可以团聚在一起,以“柿”之名。

2022-11-21 方泳霖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4064.html 1 一树红柿话亲情 34,06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