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民意周刊

“永大99”轮之“生死营救”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2月12日   第 05 版)

本报记者 奚冬琪 鲍蔓华 通讯员 吴立高 蒋攀

2022年11月29日一早,宁波海事局在其微信公众号“宁波海事”上发布了一条更新——《黄色预警!寒潮大风天气,船舶作业、航行须注意》。文中提到,根据事故统计显示,寒潮大风期间是水上交通事故的高发期,并提示中央气象台已发布海上大风黄色预警,其中29日午后至30日中午,东海大部分海域、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南海东北部海域将有8~9级、阵风10~11级大风,台湾海峡部分海域风力可达10级、阵风11~12级。

谁能想到,20多个小时后,就在这片预警区域,一艘5000吨级的货轮遭遇险情,13名船员弃船逃生,急需救援。生死一线之际,航行在事发海域附近的一艘宁波双宁海运公司的1000吨级货轮接受紧急救援指令,调转船头、开足马力,向着13个生命全速前进……

“赶快!掉头!赶紧救人!”

11月27日,已经近3个月没回家的56岁浙江宁海籍船长薛君法和往常一样,驾驶着装有780吨钢板的“永大99”轮缓缓驶离江阴港。一切顺利的话,7天之后,他将抵达海南洋浦港。然后,看看有没有新的货物要装,再驶向下一个目的地。在一般人看来这种枯燥的海上生活,对于薛君法来说,就是茫茫大海上再熟悉不过的一个又一个7日。

因为疫情原因,薛君法和船上的另外5名船员薛志明、薛英红、薛瑞巧、薛海巧、叶忠毕已经很久没有靠岸下船了。不过,这样的困难在有着22年跑船经历的薛君法看来,早已不算什么。看着微信头像上小孙子可爱的样子,偶尔在朋友圈发一发货船行驶中的照片,生性爽朗乐观的薛君法也能乐呵呵地过一天。

之后的几天,航行一切顺利。眼看行程过半,但30日的寒潮大风却让正行驶在福建漳州古雷海域的薛君法稍稍有些担心。“浪确实不小,但只要注意小心驾驶,问题不大。”作为经验丰富的船长,薛君法对自己的技术和船只很有信心。

午后,浪头更高了些。薛君法和船员们不敢怠慢,时刻紧盯海面和驾驶室的各种仪表。下午两点多,就在大家全神贯注各司其职时,船上用于联络通信的高频电台突然传来漳州海事交管中心发来的紧急求救信息:一艘5000吨级集装箱“宇盛788”轮在附近水域遇险即将沉没,船上13名船员急需救援!

从海事部门传过来的信息中,薛君法得知,这艘船因寒潮大风导致抛锚,虽然船员们竭尽全力自救,但仍然无法控制船只,只能弃船逃生。

“赶快!掉头!赶紧救人!”接到求救信息后,没有犹豫、没有推辞,也没有问还有没有其他船只可以救援。薛君法立刻让大副调整方位,向事发海域行进。他知道,海事部门既然联系自己,就意味着自己的船是最适合救援的。

“能被选中救援,也是一种运气。”薛君法说,“永大99”轮的吨位是1000吨,抗风浪能力较好,操作相对灵活,掉头比较容易,救援时不会因船只过大对遇险船员造成二次伤害。并且,船舷不算太高,遇险攀爬起来会更容易些。最关键的是,根据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显示,自己的船距离事发海域最近,大约3海里(约5.4公里)左右。

生死就在一线间。在浪高4米,阵风10级的海面上,“永大99”轮开足马力、逆风行驶,向着13个生命全速前进。

惊心动魄30分

疾风割面,浪涌成山。面对汹涌的风浪,晚到现场一秒,遇险船员的生命危险就多增加一分。薛君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将船只的行驶速度从8节提高到9节,正常需要近1个小时的航程最终只用了不到40分钟。但此时,“宇盛788”轮在海浪的吞噬下已经沉没,失去参照物位置的救援就如同海上恶劣的天气一般,灰蒙蒙一片阴霾。

为了让遇险船员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援,在赶往事发海域的路上,薛君法就指挥其他船员提前准备好救援用的绳索和救生圈,并一直用望远镜瞭望搜寻着海面。凭经验,虽然船只已经沉没,但仍旧可以依据风向和洋流来判断救生筏可能漂流的方向。

沿着可能遇到救生筏的方向航行,在距离事发地差不多1海里的地方,负责瞭望的船员终于看到了漂在海面上的橘红色救生筏。波涛汹涌的海面上,那一点红色随着海浪起起伏伏,时而显现时而隐没,也让“永大99”轮上每个人的心随之悬起又落下。

救生筏虽然有一定的自救能力,但在巨大的风浪中仍有翻沉的可能,现场状况并不乐观。薛君法立即将船速提高,尽快靠近被困船员。但多年的经验同时告诉他,越是离人近,越是要把船开稳,这样才不会掀起更大的浪使救生筏发生侧翻,才能距离救生筏更近些。

在距离救生筏大约十几米时,早已等候在船舷的船员开始尝试抛掷救生索,但由于风浪实在太大,几次都以失败告终。冰冷的海水一次又一次拍打在每个人的身上,却浇不灭营救者的信心。薛君法临危不乱,凭借多年的航行和综合应急演练经验,沉着应对,有序指导。他一边观察海上的情况,一边大声和在驾驶室操作的大副喊话,不断调整船只位置。20多分钟后,船身以一个巧妙的角度挡住了风势,救生筏上的船员终于抓住了再次抛来的救生索。

救生索的一头拴着一个轮胎,船员们从船舷上将救生索和轮胎下放到救生筏上,遇险船员脚踩轮胎,拽着救生索,抓住船上船员的手,一个接一个地攀上“永大99”轮。

13个人,一个不落。前后30分钟,惊心动魄。

登船后,获救的13名船员已经全身湿透,筋疲力尽,即使进到船舱仍在瑟瑟发抖。薛君法赶紧找来自家船上干爽的衣服、鞋子和棉被让他们取暖,同时煮好姜汤、端出热的饭菜让他们补充体力,还安排这些船员到温度较高的轮机室休息。

看到遇险船员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薛君法立即和海事部门取得联系,汇报了救援进展。“永大99”轮所属的宁海海事部门在获悉相关情况后,也第一时间通过远程视频连线向薛君法了解救援情况,同时给予他和船员们高度赞扬以及后续的救援建议。

鉴于海上风浪仍然很大,薛君法谢绝了海事部门派拖轮来接人的提议,决定把船直接开到最近的锚地。“这样安全一点,虽然会耽误一些时间,但是比较安心。” 薛君法知道,生命第一,是所有跑船人的默契。

救人者,人亦救之

一切安置妥当,有了汤饭暖身的被救船员终于从惊恐中回过神来,不断感谢着薛君法和其他5人。“人命关天,谁都会这样做的,再难再险也要把你们救上来。”虽然刚刚经历了生死一线的场面,但对薛君法来说,高兴之余,救人也不过是他几十年航海生涯中的一朵小浪花。

因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

获救的13名船员中,大部分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也有几个20出头、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让薛君法想到了20多年前的自己……

那是千禧年,一直跟随父亲打渔的薛君法决定去船上讨生活,可刚开始跑船就遇到了事故。那天,他所在的一艘400多吨的小船同样因为遭遇恶劣天气在福州附近的海域发生了倾覆,所幸船员们很快就被过往船只救起。也正是从那时起,“遇到海难肯定会全力营救”“在海上大家互帮互助”的信念,就在薛君法心里深深扎下了根。

2012年8月,在“利安89”轮工作的薛君法,在宁波象山南山岛水域,与“千岛油888”船和另外一艘渔船一起,成功救起6名遇险渔民。今年7月,同属宁波双宁海运有限公司的“永大519”轮在福建莆田海域救起一位落水渔民,获得网友一致点赞。就是这次沉没的“宇盛788”轮,也曾在5年前,在海口琼州海峡附近救起过落水渔民。

“大家常年在海上跑,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救人者,人亦救之。”

11月30日傍晚,“永大99”轮将13名获救船员安全移送相关部门。至此,这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营救”圆满结束。“永大99”轮将继续驶往它的目的地,而大海上患难与共、守望相助的精神也将继续传递下去。

2022-12-12 奚冬琪 鲍蔓华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5110.html 1 “永大99”轮之“生死营救” 35,11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