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学术家园

《甲骨文摹本大系》:

十年磨一剑铸就学术精品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2月26日   第 09 版)

本报记者 谢颖

收录有字甲骨70659片,“图版”“释文”“索引”共43册皇皇巨著——日前,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发布《甲骨文摹本大系》(以下简称《大系》)。作为收录甲骨数量最多的大型甲骨著录书,《大系》是第一部以摹本的形式按照新的理论和方法综合整理研究甲骨文资料的集大成之作。

从这些关键词中不难窥见,《大系》的面世是甲骨文与古文字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创甲骨著录书编纂的新范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的贺信中说:“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

近年来,我国甲骨学研究取得显著成就。任何学术研究的发展,完备的研究资料都是重要基础。甲骨作为珍贵的文物,学者很难接触到实物,因而研究甲骨文主要依据甲骨著录书。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大系》主编黄天树介绍,甲骨著录书由图版、释文和索引三部分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图版,拓本、照片和摹本三种图版各有优劣,可以互相取长补短。

与《甲骨文合集》等著录书相比,《大系》全书采用“两系”新说代替“五期”旧说,编排7万多片甲骨材料,开创了甲骨著录书编纂的新范式。对此,黄天树阐释道:董作宾创立五期说,凿破鸿蒙,意义深远。但是,其弊病是把甲骨字体分类和王世的推定混在一起了。今天,甲骨学者认识到:卜辞的字体分类与断代是两个不同的步骤,我们应先根据字体等特征分卜辞为若干类,然后分别判定各类所属时代。这是甲骨断代理论和研究方法上的重大突破。如今呈现给学界的《甲骨文摹本大系》,就是完全按照字体分类编纂的甲骨著录书,将使甲骨学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推动甲骨学研究发展

编纂一部大型甲骨著录书是一项十分艰辛的科研任务。从2012到2022年,黄天树率领其甲骨团队编纂《大系》,通过选择良拓、剔除伪片、删除重片、缀合残片、分类断代、制作摹本、撰写释文、编制索引等工作,历时10年,把原本“庞杂无序”的已刊布的七万多片有字甲骨整理成井井有条的科学资料,可谓“十年磨一剑”。全书共43册,由“图版”“释文”和“索引”三部分组成,正八开刊印。

《大系》为每版甲骨精心制作了摹本。高质量的甲骨摹本,可以立体显示各种甲骨信息,为甲骨初学者提供参考。同时,《大系》还给每一版有字甲骨标注字体类别,这是一项学术性很强的工作。“殷墟甲骨文是最早的古汉语资料。但是,甲骨文要作为语料来运用的先决条件,便是要确定其时代。否则,十多万片甲骨依然是一堆‘断烂朝报’,缺少科学价值。”黄天树表示,字体类别的确定,意味着这版甲骨的时代就已经得到推定,大大增加了作为史料的研究价值。字体分类研究是甲骨学近几十年来在分期断代领域取得的重大进步,已经应用到甲骨学方方面面的研究之中,开拓了甲骨学研究的新局面。

近20年来,甲骨缀合成果层出不穷,新拼缀出来的甲骨缀合多达3000多组。其中有些甲骨缀合极为重要,复原出前所未见的新材料,极大地丰富了学界对殷商社会的新认识。然而,这些甲骨缀合成果分散在各种甲骨缀合专书、刊物和学术网站上,应用起来不太方便。黄天树说,《大系》收录2020年12月之前的所有缀合成果,省去学者翻检之苦,是迄今为止收录甲骨数量最多的一部甲骨著录书。同时,团队还撰写释文,编制索引。读者如果要查看相应甲骨拓本,通过《大系》索引可以检索到拓本,十分便捷。

2022-12-26 谢颖 《甲骨文摹本大系》: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5854.html 1 十年磨一剑铸就学术精品 35,85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