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学术家园

《论语》中的“五美”说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1月09日   第 10 版)

作者:王杰

《论语·尧曰》中有“子张问于孔子”的师生对话,对话中,孔子提出了“尊五美”思想,“尊五美”具体讲什么呢?

先来看看原文: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这段话用现在的语言来解释就是:

子张向孔子请教:“怎样做就可以从事政务了呢?”孔子说:“尊崇五美,摒弃四恶,就可以从政了。”

子张又问:“什么叫五美?”孔子说:“君子(从政者)给人以恩惠,自己却不需要什么耗费;役使老百姓,老百姓却没有怨恨;有合理的欲望,却不贪得无厌;泰然自若,却不骄傲蛮横;富有威严,但不态度凶猛。这就是五美啊。”

子张接着问:“什么叫给人以恩惠自己却不需要什么耗费?”孔子解释说:“借人民能够得利的事情而使他们得利,这不就是给人以恩惠自己却不需什么耗费吗?选择可以役使老百姓的时候去役使,谁会怨恨呢?想得仁便得到了仁,又有什么贪心呢?君子无论人多人少,事大事小,从不敢怠慢,这不就是泰然自若却不骄横吗?君子衣冠整齐,目不斜视,庄重的样子让人望而生畏,这不就是威严却不凶猛吗?”

据相关的统计,在《论语》中,提到“美”的地方共有14处,除了《尧曰》篇,其他还散见于《学而》《八佾》《里仁》《雍也》《泰伯》《子罕》等篇。其中,有10处提到的“美”是“善”“好”的意思,既用于讨论其所认为的音乐、物品等“声色之美”,也用来说明其所主张的政治理念、道德修养的“政德之美”。

春秋时期,为政者多数缺乏民本思想,想到的是如何攻城略地或苛责于人。孔子讲的“五美”“四恶”,正是他政治主张的基本观点,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民本”思想。孔子认为,为政者必须尊崇“五美”。

先说“惠而不费”。“惠而不费”就是让大众享受到利益而为政者不必捐己所有。有句谚语叫“身在公门好修行”,这其实就蕴含了“惠而不费”的思想在内,如果为了“惠众”而消耗自己的财产,这样的施惠数量不仅不会大,更不会持续。一项好政策出台,要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惠而不费”在个人生活中也是存在的,比如助人为乐在严格意义上就是一个“惠而不费”的表现,于人有利而于己无损。你要是惠而“有”费,把自己的财物赠送给他人,对方还不一定敢接受。因此,我们要提倡“惠而不费”的风尚,身体力行地去践行。

再说“劳而不怨”。“劳而不怨”意思是让百姓服劳役而不会遭到抱怨。在过去的封建社会,百姓往往对无休止的劳役持反对态度,甚至最终导致诸如陈胜、吴广等人揭竿而起。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劳而不怨”?孔子说:“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这句话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让人们去做对自己有益的事;二是要求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样才可能让其价值得到最大体现,从而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就会是事倍功半,甚至功败垂成。其实,我们平常说的任劳任怨就是“劳而不怨”的体现。任劳容易任怨难,大家都有深刻的体会。所以,作为从政者能让一个人做到任劳任怨并不是简单的一件事。

如果说“惠而不费”“劳而不怨”侧重领导水平,那么“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则体现的是个人的修养和素质。

“欲而不贪”实际上就是一个人性的问题,为政者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做到“不贪”。“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要做到“发乎情,止乎礼”“欲得其中”。“欲而不贪”中的“欲”不是广义的欲望,而指的是正常合理的欲望,是积极向上,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向善的力量。“不贪”指的是对欲望的追求不要超过合理的界限,否则,就会发展为贪婪、贪欲,就像是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我们就无法对其进行控制,最终反受其害。孔子说的“欲仁而得仁,又焉贪?”意思是自己要追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德,又还有什么可贪的呢?这里的“仁”就是代表了正确和美好的东西,要求人们通过正当合法的方式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利益。一方面要获取最大的利益,同时又要遵循正当合法的途径,体现的不仅仅是极高的智慧,更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原则。

“泰而不骄”是说态度舒泰而不骄傲,也指有地位、有权势后不骄傲。这就不仅要有不忧不惧的健康心态,保持心平气和,遇事泰然自若,同时还不能矜己傲物,装模作样,色厉内荏,给人盛气凌人的感觉。孔子说:“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在顺境,诸如官运亨通,春风得意,就得提醒自己要谦虚,没有比较之心才能安于泰然,反之就容易产生高下优劣,骄娇之态随之就来了。

至于“威而不猛”,意思是有威仪而不凶猛,即威严而不失敬畏,不给人凶猛可怕的感觉。一个人具有威严的气质,给人不怒自威的气势,这实际上是一个人底蕴的表现,这种底蕴决定着人的行为模式。“威”是一个人内在力量和自信的外在表现,“猛”是一个人外在反应和冲动的表象。孔子讲:“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学而篇》),讲到仪表态度庄重威严的重要性,要求我们不能过分严厉而让人有凶猛的错觉。儒家讲求中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过犹不及。威严本来是指别人见到你会产生的敬畏之情,是“敬而重之”;如果威严过分就会变成凶猛,让人惧怕,变成“敬而远之”。当然,领导者太过温和,失却威严也不行,如果与下属过分亲密,称兄道弟,下属就会太过随便,不好管理。所以好的领导者应该像孔子一样“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所以,“泰而不骄”“威而不猛”主张为政者个人修养,作为领导者,往往很难受到纪律约束,因此更加需要自我节制、自我约束。

“五美”思想可以帮助领导者树立良好的形象。作为个人,立足于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之中,融合于不同人际关系之间,对社会要担负起一定的责任,对社会要有所贡献,而不只是向社会索取,不懂得感恩。由此可知,“五美”思想不仅对领导人从政有帮助,对于普通人修身做人、为人处世也大有裨益。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

2023-01-09 王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6504.html 1 《论语》中的“五美”说 36,50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