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吕金平 通讯员 李茜茜
“希望受表扬的单位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再创佳绩。要进一步增强做好‘协商在基层’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探索创造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服务边疆基层社会治理的‘云南经验’。”2022年12月29日,云南省政协发布关于表扬全省政协“协商在基层”典型案例的通报,对50个典型案例予以通报表扬。这些案例浓缩了各地政协履职为民的生动故事,一经发布就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这份“关注”彰显出全省政协“协商在基层”工作强劲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故事要从十二届云南省政协创新履职的工作部署说起,2020年3月,一项由省政协全新统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要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的要求,聚焦政协主责主业,探索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打造的“协商在基层”工作品牌开始亮相政协履职舞台。
三年来,全省各级政协按照创特色、求实效、树品牌的工作导向,聚焦人民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广泛搭建协商议事平台,引导群众有序表达诉求,推动合理合法解决。至今,全省共建成协商议事场所1500余个,累计开展协商议事4000多场,助推解决民生实事8100余件,绘就了一幅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服务边疆基层社会治理的和谐画卷。
谱好开场曲
开辟协商为民新渠道
2019年召开的中共云南省委政协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更加重视加强和改进基层政协工作,将人民政协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参与基层治理的效能。
立足专门协商机构性质定位,省政协经慎重研究,作出开展“协商在基层”工作的决定,一系列工作部署随即铺开。
2020年以来,省政协坚持整体设计、制度建设、工作落实一体推进。省政协党组高位推动,抓统筹、抓规则、抓指导。十二届云南省政协主席李江多次对工作进行研究部署,亲自参与研究制定相关工作制度。省政协各位副主席把“协商在基层”列为开展调研视察的重要内容,并作好指导。
同时,及时成立由十二届云南省政协常务副主席杨嘉武分管领导的“协商在基层”工作推进组,并先后制定出台工作意见、工作规则、工作手册等指导性文件,从协商的内容、形式、程序和保障等方面作出制度安排,构建省级统筹、市级推进、县级实施的工作体系,明确了三级政协的工作发力点,畅通了工作链条。
全省各级政协组织迅速行动、各显身手,打造富有时代特征、政协特色、云南特点的“履职品牌”。
临沧市政协推动政协协商嵌入边疆基层社会治理,使协商民主之花开遍边疆村村寨寨;楚雄彝族自治州政协建立“3+2+5+N”工作机制,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治理有效、推动发展的工作新格局;曲靖市政协坚持“议题与谁有关就请谁来协商、哪里有利于问题解决就在哪里协商”,灵活高效开展田间协商、院坝协商……
三年来,三级政协同频共振,省政协负责统一工作标准、统筹推进节奏、统建数据平台,制定“协商在基层”工作规则,明确谁来商、商什么、怎么商。州(市)政协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把“协商在基层”纳入年度工作要点和重点协商计划,实行主席会议成员和专委会挂县包乡指导,推动力量下沉。县级政协负责实打实地“干”,建立乡镇(街道)协商议事室,培育协商队伍,组织开展协商议事,形成了全省“一盘棋”的工作合力,推动“协商在基层”工作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迈进。
唱好履职歌
委员一线解民忧
鲜红的“协商在基层”品牌L0G0规范醒目,协商工作目标、协商工作流程、协商工作原则整齐挂在墙上,一目了然……走进位于石林县板桥街道的协商议事室,浓郁的协商气息扑面而来。
标准化的协商阵地,答好了“协商在基层”平台怎么建这道题,而像这样的协商议事场所全省有1500余个。
自“协商在基层”工作开展以来,全省各级政协以不建机构建机制为原则,依托各地“政协委员之家”“委员服务联络处”“委员工作室”等积极设置“协商在基层”议事平台。省政协还统一设计“协商在基层”统一标识(L0G0)及议事室标牌,要求制度上墙,建立工作台账,推动工作朝着制度化、程序化的方向发展。
去年2月28日,全省政协“协商在基层”信息化系统正式上线,该系统突出可视化、动态化、便捷化管理,使各地能够及时掌握协商活动开展量化情况,所有用户均可通过系统查阅到全省所有县级政协“协商在基层”工作开展情况及进度,便于省政协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分类指导的同时,也在全省三级政协间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
三年来,“协商在基层”历经了工作试点、全面推开、提质增效三个阶段,顺畅的工作机制和宽广的履职平台让基层政协委员感触颇深。“我们县级委员一推开门就是基层,一走出去就要面对群众,‘协商在基层’为我们搭建了履职新平台,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大家认可你,自己很有成就感。”这是临沧市镇康县政协委员马兴林切身体会。
依托“协商在基层”工作,马兴林的家乡镇康县勐堆乡蚌孔村近年来先后解决了垃圾处理、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美化等问题,成为远近闻名的绿美村庄。
这些变化让镇康县的干部群众深刻感受到了“协商在基层”在基层确实有用、管用、好用。“以前,很多村民对于村里的事情漠不关心。开展‘协商在基层’工作后,基层群众开始关注、参与到家乡的发展建设中,实现了从‘局外人’到‘局内人’的蜕变。”勐堆乡党委副书记张庆说。
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通过“协商在基层”,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妥甸镇阳光水岸小区居民成功拿到了期盼多年的房产证;困扰大姚县金龙明德小学近10年的交通拥堵问题得到解决;保山市隆阳区沙河村从过去有名的上访村转变成为平安文明示范村……
谈起这背后的工作“秘诀”,省政协“协商在基层”工作推进组组长,十二届云南省政协秘书长张荣明认为,“协商在基层”工作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理念,协商主体以基层群众为主,协商议题以民生实事为主,通过政协搭台这一工作方式,广泛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有效扩大群众有序政治参与,促进了群众呼声与党政关注有效对接,把党政决策转化为各方意志,广泛凝聚了社会共识。
结出民生果
共治共享一家亲
走进临沧市镇康县军赛乡红岩村,“边寨协商第一村”的红字招牌随即映入眼帘。
红岩村位于镇康、耿马、永德三县交界处,多民族杂居,123户农户隶属三县三乡六个行政村,一直存在基层社会治理统一难的问题。
得益于省政协“协商在基层”工作,2020年5月29日,一场以“镇康县红岩自然村‘一寨三县三乡六村’联合治理”为议题的协商议事会议召开,达成了“成立联合村党支部、制定联合村规民约”的共识。随后,通过县、乡、村三个层级和联合党支部、联合村规民约共治作用的发挥,打破了行政隶属壁垒,构建形成了党建引领、一方统筹、多方联动、共驻共建的治理格局。
源于这场会议,“边寨协商”特色品牌开始走向全国,先后两次在全国政协作大会交流,目前红岩村已创建成为我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开展“协商在基层”工作以来,同样凝聚人心、化解矛盾的事例每天都在全省各地上演。屏边苗族自治县玉屏镇通过协商议事会,实现了“三无”小区到“阳光小区”的转变。绿春县政协将搁置多年不能解决的三猛乡农贸集市搬迁难题列入协商议题,通过协商,理顺了群众情绪,促成了搬迁……
民生无小事,理解越多,矛盾才能越少。近年来,一场场主题各异的“协商在基层”协商议事会,以平等对话、协商交流的方式化解分歧、增进共识,有效地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国家治理效能。
剖析这些案例成功的背后,是全省各地政协把协商成果转化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抓实协商成果转化“后半篇文章”的努力探索。
工作中,临沧市政协建立协商意见“交、督、复”一体的落实机制,形成党委交办、部门承办、政协跟进、结果反馈的良性循环。大姚县政协明确责任落实,按时限解决,跟踪督促落实,形成工作清单,列入党委政府督查事项。马关县政协坚持按事权分级分类交办,将协商成果落实任务分解到人,明确工作要求和完成期限,并邀请议事会成员全程参与、跟踪、监督协商结果落实,形成工作管理闭环……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省政协“协商在基层”已被中共云南省委深改委列入全省重要改革试点任务,全省大部分州市政协“协商在基层”工作也同样被列入州市重要改革试点任务,今后将在推动基层社会多元共治、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