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司晋丽
“二十八,把面发”。1月19日是农历腊月二十八,中午,在微信视频的那一头,妈妈正在忙着做过年的面点,一笼刚出锅、还冒着热气的“门头兔”喜气洋洋,装点着年的气氛。
“舅舅好,过年好。”三岁的外甥也没闲着,等姥姥把“小兔子”捏好时,他负责把一粒粒红豆塞进它们的眼窝。
“超啊,东西收好没?”
“妈,都好了,放心吧,就等着三十早上出发了。我爸呢?”
“你爸又出去买东西了,自打听说你们要回来,他总觉得家里缺这缺那,没事就去采购。”
挂断视频后,汪超和女友小雨从快递车上跳下来,把吃完的外卖盒扔进垃圾桶,再把要送的快件整齐地码在小推车上,开始分头送货。
几年前,因为姐姐在北京工作,汪超也从老家山西临汾来到北京,成为一名顺丰快递小哥,负责海淀区青龙桥区域的配送工作。自从干了这份工作,他春节还没回过家。
“起初是因为春节期间公司福利好,我想多挣点儿钱,就自告奋勇留守。从2020年春节开始,赶上疫情,有几位回家的同事都没能如期返岗,我觉得可能会影响到正常工作,这两年就选择不回家了。”
今年防疫政策调整,小雨提前抢好了两张回家的车票,和汪超一起回家见未来的公公婆婆,过个团圆年。
几年来,从对这几个社区的交通和楼宇不熟悉到“闭着眼也能摸到”,从一天送几十个件到上百个,汪超的业务不断精进,和社区的人们也相处成了熟人。
在送件时,如果对方家里没人,汪超会给发条短信提醒,“您的快递在门口鞋柜上,记得收取。”上门取件时,汪超会热心提醒客户,App有抽奖活动,可以抵运费,有积分要记得兑换。
有段时间,快递小哥习惯将快递投放在快递柜或小区的“妈妈驿站”。但汪超不这样,他总会设身处地为人着想,“我负责的片区里有两个小区没电梯,老人上下楼都不方便,我送上去也不费事。”
6号楼的牛阿姨老伴去世了,女儿在国外,是一名空巢老人。了解到这个情况,不管是米面油,还是牛阿姨女儿寄回来的空气净化器等大件,汪超都会扛上去,每次还顺便把门外的垃圾拎下楼。为此,牛阿姨专门写了感谢信送到网点。
汪超热心细致的服务赢得大家的信任。在小区里,看到他的快递车时,有些年轻人会微笑打招呼,主动问有没有自家和同楼层邻居的快递,可一起带上楼。有居民网购的包裹延期未到,即使是由别的快递公司配送,也会给汪超电话,请他帮忙询问情况。
去年冬天,疫情再次反弹,一向堵车的北京,街上也变得清冷空旷。这时,快递和外卖小哥又一次担当起支撑人们正常生活运转的主力,穿梭在大街小巷。披星戴月,“白加黑”成了汪超和同事们的工作常态。他送完一天的件儿时,经常已接近第二天凌晨。
看到男友这样辛苦,正在待业的小雨也开始帮汪超一起送货。一个月下来,她的“业务”越来越熟练,能快速在脑子里将手机号码和地址关联起来,帮汪超分担三分之一的送货量。在小区里,大家也总会看到这个留短发、穿着黑色羽绒服的年轻女孩像燕子一样不停奔跑着。
一晚,他俩准备离开小区时,发现车座上放了个保鲜盒,还附着一张纸条,“小汪,我遛弯时发现你的车停在楼下,回家拿了阿姨今天中午做的包子,你热一下就可以吃。天气冷,注意做好防护。”这是一位老教授夫妇的心意。
零下的夜里,包子已经结冰,但汪超心里一下子暖起来了。
N95口罩、消毒湿巾、药品……送件时,汪超他们总是能收到来自社区居民的关爱。“这一次疫情虽然紧张,我也真实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这两年,汪超的姐姐成家后从北京回到老家,先是卖水果,后来瞅准商机,自己承包了果园,全部种上“玉露香梨”,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生意有声有色,小家日渐兴隆。
“我姐公司现在销量大了,缺懂物流、包装的人手,她老说让我回去跟她一起干。我和小雨商量,如果今年我俩结婚,她就留在家跟我姐先干着,父母年纪大了,在家方便互相照应,我过几年也回去。”汪超说。
这个春节,网点还将有几名同事值守,不过汪超也没有给自己太长的假期,他准备在老家待到正月初四就返京。行李箱被给父母和亲戚们带的礼物撑得满满的,汪超的心里也一样充实,他今年的心愿是继续干好工作,多攒钱,早点儿在老家县城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