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慧峰
黄馍馍、油糕、炖肉、碗托、八碗……又是一年春节到,人还没到家,但魂牵梦萦的“家乡味”仿佛已飘然而至。
“小时候,我们把这些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的美味叫作‘年茶饭’。一样的东西,除了家乡,在哪儿都吃不出那个味道。”电话那端,刚从秦巴山区调研归家的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霍学喜说。
过年回家,中国人最大的期盼,回家的路也是每个人心中最美的风景。然而过去三年,由于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不少人没能欣赏到,今年终于能实现这跨越千山万水的期待了。
随着大量人员从城市回到乡村,大家都关心如何让本就防疫较薄弱的农村地区提高“免疫力”,医护人员和医疗物资配备是否充足?
“根据我在陕南和延安的调研,地方政府贯彻落实新形势下防控新任务还是很到位的,可以说行政职责一点没解压,行政工作分布得更加细致精准。”霍学喜告诉记者,基层政府责任落实得很扎实,常规药品储备也没有太大问题。
过去一年,霍学喜有三四个月的时间待在农村,在承担了国家乡村振兴局一个调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课题后,他一头扎进了贵州农村,“不是在乡村就是在下乡的路上”。
快过年了,霍学喜的老家在陕西榆林市绥德县义合镇雷家圪崂村,这是一个有着300来户人家的千人大村,至今,霍学喜的大哥大嫂还住在村里,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回来看看。和绥德这个之前的国定贫困县大部分村庄一样,雷家圪崂村自然条件差,土地大多是山地,耕作条件不好,常年遭遇干旱这一第一大自然灾害,以前农民的日子过得自然艰苦。好在雷家圪崂村地理位置不错,紧挨307国道,距县城也就20多公里,商业活动频繁,农民挣钱的营生相对多些。
“前些年经过脱贫攻坚,农村的基础设施确实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影响大家生活的交通、通讯、吃水这三大问题都解决了。”令霍学喜颇为欣慰的是,农村稳定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和城里人一样,农民也享受到低保、医保,有些县甚至已经开始考虑实施农民“职保”,“这是很大的进步!”他说。
每家门口贴上“出门见喜”,石碾子贴上“青龙大吉”,家家门口挂起了红灯笼——雷家圪崂村又是一片红红火火过大年的景象。辛劳一年,村里人收成怎么样?这是霍学喜最牵挂的。“2022年,我们村的人均收入达到11000元左右,还是相当不错的。”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乡村面貌明显改善……这几年,霍学喜眼见着村里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也从未停止如何振兴乡村的思考。那就是乡村振兴靠谁?如何寻求好的抓手和突破口?
每次回乡,霍学喜都会和县、镇、村里的干部交流,也常去周边村镇走走,过去一两年村里悄然发生的一些变化令他欣喜,那就是返乡生活和创业的青壮年越来越多了,“不再像过去那样‘一江春水向东流’或是‘孔雀东南飞’,年轻人只要出去了就不再回来了。现在离家在外的人们返乡的频次明显增加,而且这种现象很普遍。”霍学喜分析,无论是因为受疫情影响就业较困难,还是故土对年轻人重新产生了吸引力,原因何在有待观察,“但这个变化很重要,不可小觑。毕竟,人回来了,村里就有了生气。”
乡村振兴要靠人,乡村振兴更要留人。返乡是否能成潮流,有待观察,“但这是个好兆头”。这个春节,霍学喜将带着新思考重新审视他热爱的雷家圪崂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