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人物

为电影编剧事业凝聚力量

——记第一届中国电影编剧周系列活动

本报记者 杨雪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4月03日   第 12 版)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剧本作为电影作品人物塑造和情节结构的基石,堪称一部影片的灵魂,也是观众对一部电影最关注的部分和优质与否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近日,闫少非、刘恒、阿来、王兴东、张光北、陈国星、皇甫宜川、苏童、汪海林、赵卫防、张丕民、童刚、黄建新、卢奇等知名业界人士齐聚福建泉州,参加由中国影协、福建省电影局、泉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中国影协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福建省影协、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泉州广播电视台、鲤城区人民政府、泉州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一届中国电影编剧周系列活动,共同助力优秀电影剧本创作推介、推动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

第一届中国电影编剧周以“致敬编剧”为主题,涵盖第一届“中国影协杯”荣誉影展、中国电影编剧论坛、电影文学论坛、电影编剧之夜、电影文学之夜、“宋元中国·海丝泉州”采风、电影大师课、第13届“中国影协杯”年度十佳电影剧作推介之夜等系列活动。活动旨在打通电影制作产业链,进一步推动电影与文学的联动发展,为编剧和作家提供良好的互动平台,加深文学与电影的联结,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3月26日晚举办的第一届中国电影编剧周闭幕晚会暨第13届“中国影协杯”年度十佳电影剧作推介之夜上,《邓小平小道》(编剧王兴东)、《悬崖之上》(编剧全勇先、张艺谋)、《长津湖》(编剧兰晓龙、黄欣)、《守岛人》(编剧陈力、丁涵、赵哲恩)等作品获得年度十佳电影剧作荣誉。

中国影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闫少非在第一届中国电影编剧周开幕式上的致辞中表示,伴随着新时代伟大征程的强劲步伐,中国电影发展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期,前景光明、未来可期。从源头抓起,从根本上推动电影创作繁荣发展,是新时代新征程赋予电影工作者的一项光荣任务。他表示,中国电影编剧周将推动文学创作与影视化改编良性发展,努力为电影文学创作和编剧交流搭建平台,为优秀电影剧本创作和产业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与会的编剧同仁和电影界朋友,将在这个崭新的平台上,畅谈创作心得、广泛凝聚共识,为中国电影编剧事业加油助力。

在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铸就电影文学新辉煌”为主题的中国电影编剧论坛上,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编剧、作家刘恒认为,编剧是劳动在生活第一线的文化工作者,也是电影创作集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作为个体的生命,编剧要处理好自己与环境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自己的关系。一位编剧要面对自己对世界感受越来越迟钝、固有成见越来越深等一系列问题,只有不断摆脱困境、战胜自己,才能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

北京影协主席、著名导演、编剧、监制黄建新表示,中国电影与文学的关系向来极为密切,导演常常会站在作家和编剧的肩膀上创作影片,电影编剧与导演的关系,就如同作曲家与指挥家的关系。他认为,电影文学剧本不仅是影片拍摄的基石,也具有文学审美的价值,是电影创作过程中极重要的环节。在中国影协电影数字技术工作委员会会长、著名导演、编剧江海洋看来,电影是以时间为轴线的空间艺术,通过影像展现创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文学剧本就像一部电影的“基因”,是一切影像元素诞生和发展的基础,可谓重中之重。

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秘书长、著名演员张光北回忆了参演电影处女作《芙蓉镇》时的往事:当时所有演员在熟读小说原著《芙蓉镇》后,集体前往影片拍摄地永顺县王村镇体验生活三个月,在此期间他们根据对各自饰演人物的理解,创作了大量即兴戏剧小品片段,并汇总到谢晋导演那里。最后在作家阿城与谢晋导演创作的文学剧本中,就融入了很多即兴戏剧小品的元素。他坦言,电影剧作与电影表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2023-04-03 本报记者 杨雪 ——记第一届中国电影编剧周系列活动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1285.html 1 为电影编剧事业凝聚力量 41,28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