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教育的多重价值与双重使命值得更广范围的关注。非遗教育中蕴含着文化价值、科技价值、育人价值、实践价值。它具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推动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落地落实的双重使命。要促进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政府、社会、学校、家长、教师发挥育人合力,推动构建非遗文化教育体系。
如何做好从非遗文化到教育资源的“转化”工作也需深入探索和再思考。一方面,文化资源转化成教育资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要共同努力,都很重要,但首先必须要纳入学校教育这一主渠道。学校教育是严谨的、系统的、有组织的。因此,做非遗教育要关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充分融合,大中小学课程内容的有机衔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深度结合等等,学校教育内部的系统问题。另一方面,要遵循教育规律,充分考虑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成长规律,关注学生兴趣、需求及接受力。在“做中学”,激发好奇心,对于美、对于创造的感受,对于中华文化的热爱,培养家国情怀。学校里的课程时数是一个定数,学生的精力也有限,比如,一周32个课时量是固定的,当有新教学内容进入时,哪些内容当详当略,课程教材、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需要做多维度的系统规划。
非遗文化进行教育转化过程中还要特别重视教师这一关键因素。非遗传承人、专门的研究者必不可少。但在学校中开展非遗教育,就必须发挥教师的主体力量。非遗教育教师选聘,教育部已出台《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等指导意见,地方也创造了不少好经验,如双聘教师等,值得推广。同时,更要提高中小学全体教师包括师范生的人文素养,让每位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主体性和示范性,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代表,在言谈举止中实现一种潜移默化的传承。
非遗文化资源的教育转化工作要与时代同频共振。人工智能时代,做好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内容的深度融合。近期中央美院组织了一个“数字世界的未来”学术论坛,专门讨论艺术教育与数字技术的结合。同样,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怎么有效运用数字技术实现更高质量的非遗教育?过去曾被认为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现在正在发生。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层面最高的社会归属感、面向世界的文化归属感,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石和情感纽带,是中华民族绵延不衰、永续发展的力量源泉。文化认同是最根本的认同。非遗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资源。因此,非遗教育也必须要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并贯穿始终。
(作者系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民委原专职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