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休闲周刊

春在一杯谷雨茶

张治毅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4月21日   第 11 版)

谷雨已至。江南茶区春天多雨,雨生百谷,亦生茶。

茶圣陆羽说,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这是按农历来算的农时。二月采的茶俗称明前茶,白居易在《谢李六郞中寄新蜀茶》一诗中写道:“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火前春”说的就是明前茶,也叫先春茶。急着尝鲜,是绝大多数茶人的偏好,从古至今都未改变。

明前茶芽叶细嫩紧实,有益物质积聚,香味浓郁,加上人们对新茶的那份期待,喝起来会觉得口感特别鲜爽。清朝乾隆皇帝说:“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称赞清明当天下山的西湖龙井茶滋味绝佳。依靠科技水平的提高,现在开茶的时间越来越早,春分前喝到新茶也不稀罕。“明前茶、贵如金”,这类早茶只可尝鲜,吃不消作为日常的口粮茶。

古代流行的时令生活中,人们多在清明时节饮酒,在谷雨前后喝茶。唐人杜牧那首著名的《清明》,核心就是一个酒字。北宋黄庭坚有诗句:“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南宋陆游也记录:“清明浆美村村卖,谷雨茶香院院夸。”最适合喝的春茶,还是在谷雨前。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也称为断霜。出产好茶的高山深谷,气温相对较低,茶叶萌发略迟,谷雨节气前才能采到大批量的新茶,称为雨前茶。雨前茶又叫二春茶,虽不及先春茶那么细嫩,但这个时期温度回升,茶芽发育充分,芽头肥美,鲜醇耐泡,最宜饮用。早在2000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就认为,谷雨茶“久服安心、益气、轻身不老”。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采茶是谷雨时节江南最重要的农事活动,在茶文化历史上留下深深印迹。杭州将谷雨节这一天作为“全民饮茶日”来倡议,就是缘起江浙一带民间喝“谷雨茶”的习俗。

在西湖孤山隐居的北宋著名诗人林和靖,种梅养鹤之余,爱喝谷雨茶。他在《尝茶次寄越僧灵皎》一诗中写道:“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白云茶一旗一枪,鲜美入味,被认为是今天西湖龙井的前身。

那位诗赞明前龙井的乾隆皇帝,后来得知地方官投其所好,要求茶农非早不采,限时进贡,深感不安。他再次来杭州时,又写了一首体恤茶农的《采茶歌》:“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由来贵诚不贵伪,嗟哉老幼赴时意。敝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他还勒令地方不得过分追求明前早茶。今天的杭州龙井村口的牌坊上,还刻着从乾隆另外一首诗中提取的对联:“问山得路宜晴后,汲水烹茶正雨前。”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谷雨茶,物美价廉接地气,量大易得,普惠茶人。珍贵的明前茶,尝鲜过后,最好放置半个月,到谷雨前后再喝,香气会更浓,也更适胃。

今天的杭州,赏花游春的人们,大多会去茶园打卡拍照,在茶楼品茶小聚,到茶农家里购茶,与谷雨茶来一次亲密接触,才不负这生机勃发的春天。

(作者系杭州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2023-04-21 张治毅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2331.html 1 春在一杯谷雨茶 42,33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