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两岸经合周刊

台湾电音组合沪上“安家记”

本报记者 修菁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4月22日   第 07 版)

大陆除了市场大,民众对多类型多样态音乐的接纳度也很让我们兴奋,可以说,现在做音乐产业的事情,大陆这边的氛围已超越了台湾。

近年来大陆持续加大对台湾音乐人在大陆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落实落细同等待遇措施,并面向台湾音乐人开展大量两岸音乐人才交流、信息共享与定向培训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台湾音乐人“登陆”发展。本期起,我们陆续刊发一组台湾音乐人“登陆”故事,为各界了解这一群体的大陆生活状态打开一扇窗。

——编者

2021年台湾青年电子音乐唱作人黄杰妮带着“系统化电子音乐人才培育平台”创业项目,参加首届上海“海峡两岸青创大赛”获得优胜奖,成功克服两年多新冠疫情给项目运营带来的困难,伴随大陆各领域恢复到新冠疫情前的常态,她和先生兼合作伙伴运营的这个音乐文化产业创意项目迎来“花开季”。

“很开心我们的音乐理念被大陆同行认同,并愿意加入我们”

“目前累计有1000余人在各式渠道中参与体验过我们的项目,其中50人成为我们的正式学员,这个月将有23名学员完成初级阶段的学习,18人继续复购我们的进阶课程,1人已获得师资资格。”4月中旬的一个晚间,记者手机微信里收到黄杰妮分享过来的好消息。隔着屏幕,透过这组数字,记者能感受到她内心投射出的成就感。

“2021年那次参赛,确实给予我们来大陆发展的很大信心。”回忆两年前,她参加的首届上海“海峡两岸青创大赛”,她认为自己和先生“来大陆创业的选择没有错,因为这次大赛把我们心中的梦想加速落地了”。

更令这档台湾电音组合没想到的是,经历两年多新冠疫情,他们的这一创业项目不但成功克服疫情带来的运营困难,而且还完成了开线下旗舰店的目标,“也让我们更确信上海的海纳百川精神,大陆对我们台湾音乐人是完全敞开怀抱的。”

从小学习音乐的黄杰妮和先生李仕翔很早在岛内时就相识,出于对音乐的理解和演奏的默契,两人在2006年组建了一个电音组合,并在台北设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黄杰妮与大陆音乐界的交集始于2015年。那一年她作为由北京卫视主办的首季创意真人秀节目“造梦者”的参赛者来到大陆,并意外获得首季节目的冠军,获得各方邀请她来大陆演出的邀约。

“我们大概去过20多个大陆城市。而且我们俩有个习惯,就是到一个地方演出会提早到达当地几天,会到那里的市井街区走走看看,跟当地人聊聊天,感受那里的城市节奏和文化气息,然后对演出的曲目和演唱风格作一些调整,让我们的演出和这个城市的节奏与风格更和谐一些。”随着两个人脚步踏上越来越多的大陆城市,这档台湾青年电子组合也听到了心底的声音,“为什么不投入到大陆澎湃多样的生活和创作场域中呢?”

2021年首届上海“海峡两岸青创大赛”,成为他们将小家搬到上海的助推力。“通过这次大赛,我们发现自己的音乐理念得到了很多大陆同行的认可,而且也愿意加入到我们这个项目,这让我们很开心。”创业两年多来,这对台湾电音组合看到了大陆数字音乐产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性,“未来我们还计划与更多大陆专业人士合作,打造一个线上电音平台。因为大陆除了市场大,民众对多类型多样态音乐的接纳度也很让我们兴奋,可以说,现在做音乐产业的事情,大陆这边的氛围已超越了台湾。”

今年2月16日,大陆有关部门恢复了对涉港澳台营业性演出的受理和审批,台湾歌手和乐队被允许在大陆举办大型演唱会和参与大型音乐节项目,黄杰妮说她也感受“演艺春天”的到来。“我收到的来自各地各方的演出邀约明显比过去两年多。”谈到马上将至的五一假期演出计划,黄杰妮说,今年她和先生计划每个月都参与一场大型音乐节活动,自己的项目结合文旅和露营IP也将在每周末做一场户外音乐节。“整个5月我们都会超忙。”她表示。

“未来希望用我们熟悉的音乐语汇,为联结两岸青年一代,做更多的事”

黄杰妮和先生在上海的家,位于上海闵行区虹桥花苑,他们的培训工作室也在附近,平常他们在培训学员之余,还会约上三两好友在这里搞创作和一起即兴演奏,有时小夫妻俩还会架起镜头做直播。

“我们在上海一直没有‘异乡人’的感觉,其实台湾的衣食住行就是大陆的缩影,正是因为来自大陆不同地方的人去到台湾、开发台湾,才有现在的台湾。”定居上海两年多,黄杰妮认为她和先生已经融入大陆。

因为新冠疫情的原因,他们已有两年多没有回台湾过年,虽然很想念在台湾的亲人,小夫妻俩在大陆感受到岁月安好,“在台北时,我家会在大年初一去寺庙‘拜拜’,这两年过年我们俩也都去上海的寺庙‘拜了拜’。”她说。

作为Z世代的青年,小夫妻俩也会把在大陆生活的所见所思分享给台湾的亲朋好友。“我们拍了不少衣食住行的vlog,想让家人们体会我们在这里的生活,对于大陆的快速进步台湾的家人们也都很好奇,希望今年能过来走走看看。”在黄杰妮看来,虽然现在通过网络不管是在岛内还是岛外,都很方便获取两边的资讯,“但是还是建议大家有机会就来大陆实际生活一段时间,这样才能感受到大陆真正的魅力,这里每个城市都有不一样的风景,我现在对在大陆旅行还非常上瘾!”

采访中,黄杰妮也和记者坦言,尽管定居大陆前,她和先生有很多次来大陆演出的机会,但待她真正来到大陆生活,感受到的大陆和在台湾生活时主要通过岛内媒体和社交网络了解的大陆,还是有很多方面的不同。

“来到上海安家的这两年,我们看到和体验了大陆很多有趣的方面,也对大陆有了更深的认识,还结识了很多新朋友。”黄杰妮告诉人民政协报记者,自己家附近有一处东北老板开的咖啡厅,而这里又是在上海生活打拼的很多台胞聚会的地方,她因由这个空间而认识了好几位同样来自台湾在上海打拼的台湾好朋友,“我觉得这样的事情就很奇妙,我的这些新朋友里有的是她们嫁给了来自台湾的先生,有的是娶了大陆的太太,我觉得这就是两岸民心自然相通以及两岸文化相融合的产物,也真正说明了两岸一家亲。”她和人民政协报记者分享道。

最近一档由大陆地方卫视制作的音乐文化交流节目《声生不息·宝岛季》受到岛内外不少青年人的喜爱,作为台湾青年一代音乐唱作人,黄杰妮也关注到这档节目,“观看这样的节目,可以让两边的青年人相互了解彼此所爱的音乐,大家看下来也会发现其实彼此间没有那么大的区别,借由音乐之窗可以传递和化解一些彼此间的隔阂。”黄杰妮现在依然清晰记得年少时自己听过的不少大陆乐队演唱的歌曲,她也是从这些音乐中开启对大陆的一些认知。“当时给我的印象就是,大陆的音乐没有过多的配器,但旋律都是简单好听的,传达了音乐的本质。”

成长中受到大陆流行音乐的沐浴,成年后又来到大陆发展,作为台湾流行音乐唱作新生代,黄杰妮将自己和先生组合的乐团起名为“XN艾克斯恩乐团”,X和N分别取自二人名字汉语拼音的首字母,“我在台湾读大学时念的是中文系,学过拼音,我们的海外社交媒体账号中也都用的这两个字母。”在她心中,两岸文化的根脉本来就是同源,“希望未来我们可以通过自己所爱和熟悉的音乐语汇,为联结两岸青年一代,彼此携手做更多的事。”她说。

2023-04-22 本报记者 修菁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2373.html 1 台湾电音组合沪上“安家记” 42,37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