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文化周刊

以文学的名义相聚

——记“作家朋友,欢迎回家——中国作家协会剧作家活动日”

本报记者 谢颖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4月24日   第 09 版)

春风轻轻吹拂,阳光在绿叶上跃动,4月19日,中国现代文学馆一片生机盎然,迎来了31位戏剧影视领域的知名剧作家。“作家朋友,欢迎回家——中国作家协会剧作家活动日”在这里举行,中国作协以文学的名义,邀请剧作家朋友“回家”,在“相聚相叙”中共话文学与剧本的前景未来。

“邀请剧作家朋友来到中国作家协会,认认家门、聊聊家常、叙叙亲情,探讨文学与剧作的血脉联系,商议文学与剧作的共荣共生,是一件非常美好、非常有意义的事。”欢迎仪式上,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表示,中国作家协会剧作家活动日,是中国作协广泛联系作家、服务作家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大家对各文学门类共同繁荣、共铸辉煌的深切期待。

戏剧影视文学历来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财富。剧作家们胸怀时代、心系人民、孜孜以求,创作出了一部又一部广为人知、广获赞誉的精品力作,创造了戏剧影视领域一个又一个高光时刻。“您以优秀剧作,点亮万家灯火。我们以文学名义,向您致敬!”31位剧作家收到了专门为他们制作的入会纪念牌,上面镌刻着这样温暖的字句,同时,还刻有截至当天他们成为中国作协会员的天数。

“今天是你成为中国作协会员的第14535天”,当会龄最长的海军原政治部文工团副团长兼文艺创作室主任朱秀海接过自己的入会纪念牌时,阵阵热烈的掌声响起。1983年,从事文学创作不久的朱秀海以《河那边升起一颗星》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后来,他收到中国作协工作人员寄来的一封信,得知有人推荐自己入会。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也让朱秀海坚定了走文学创作道路的决心,对作协充满感激之情。

剧作家们以智慧才华和艰辛付出,开拓了文学的表达空间。不过,相较于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门类,剧本经常被人忽视。中广联电视剧编剧委员会会长刘和平感叹道,剧作家活动日是一项为编剧“正名”的活动,向全社会告知了编剧也是作家,剧本也是文学创作的重要门类,令人深受感动、倍感欣慰。“希望中国作协能多举办一些学习活动,帮助编剧们提升文学修养,进而增强影视作品的文学性,也希望全社会能够更加尊重剧作家,保护剧作家权益,尊重他们凝结心血和智慧的劳动。”他说。

徜徉中国现代文学馆庭院中,向中国现代作家雕塑致敬;走进展厅,参观中国现当代文学展、现代作家书房展;在“文学与剧作:百年修得同船渡”中国作家协会剧作家座谈会上深入交流探讨,还有剧作家手稿捐赠仪式、现代文学馆优秀剧本典藏计划,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给剧作家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年近古稀之年加入中国作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高满堂十分高兴。今年是他从事电视剧创作40周年,老老实实创作,把观众当作自己神圣的审美对象,是他一直秉持的创作理念。在高满堂看来,文学和剧作最根本的差异是文学更为个体化,剧作更为大众化,好的小说家不一定是好的剧作家,好的剧作家不一定会写小说,所以要兼收并蓄,互相学习,互相尊重。

“戏剧与文学相互成就、相得益彰,文学给戏剧提供滋养,同时戏剧也让文学得到更持久、更有效的传播。”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希望进一步加强对戏剧文学的关注和支持,让文学和戏剧深度融合,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开创中国文学新的境界。

回到中国作协这个大家庭,让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编剧罗怀臻感到非常亲切和温暖。“回家,不仅是身体回家,意识也要回家”,罗怀臻最为关注的,是剧作家文学意识的回归。他表示,戏剧作家首先是作家,戏剧文学首先是文学,不能因为戏剧高度的技巧性而淡漠了文学意识,应传承中国古典戏曲文学的优良传统,加强对时代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据悉,中国作协将以此次“剧作家活动日”为新的起点,更好地加强同广大剧作家的联系与合作,尽可能为大家提供全方位的深度优质服务。今后,中国作协还将采取多种方式加强调研,力求与广大作家、评论家、出版家、编辑家、翻译家等之间形成更为紧密和更加良好的互动关系,通过大家的群策群力,把文学事业和作协工作做得更好。

“文学一家人”亲密无间,共话发展,汇聚起推动新时代文学艺术高质量发展的巨大动能。正如张宏森所说,进一步激发文学艺术发展的生机与活力,让文学与戏剧影视相互促进、携手前行,以更生动、更丰富、更新颖的创造,开创更加广阔的艺术天地,为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2023-04-24 本报记者 谢颖 ——记“作家朋友,欢迎回家——中国作家协会剧作家活动日”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2446.html 1 以文学的名义相聚 42,44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