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门前排起长龙、预约门票“一扫而空”……近年来,不少地方掀起了“博物馆热”。不仅是旅游旺季,平时周末一些博物馆也“一票难求”。今年“五一”假期,据国家文物局不完全统计,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共接待游客超5000万人次,达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众所周知,博物馆是历史的保存者、记录者和见证者,是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窗口。它不仅具有游览、观赏的价值,也承载着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人们越来越发现,如今的博物馆不仅有用、有品,还有趣、有料。公众行走其中,领略一件件馆藏珍品风采神韵的同时,也因璀璨的中华文化而更感自信。
“博物馆热”正流行,但如何让这种热度持续,而不是一阵风?一场博物馆与公众之间更持久的“双向奔赴”就显得尤为重要。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方面,博物馆要继续“放下身段”,拒绝“高冷”,最大程度找到传统文化和公众日常生活的连接点,形成“曲高不和寡”的局面。比如有的博物馆推出了定时免费导览讲解服务;有的博物馆可以让公众在开放的文物修复馆里,近距离观看考古人员对最新出土的文物进行清理修复;还有的博物馆面向老年人、青少年、残疾人推出志愿服务或专场活动,组织开展流动展览、文化讲座、教育研学等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服务不断升级,公众自然看得过瘾,听得明白。
另一方面,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要继续加大创新力度,进一步利用现有资源,用好用活现代数字技术。比如利用数码全景复原、“AR弹幕”服务、云直播、云观展等方式,让展柜里的国宝“开口说话”,让库房里的文物“活”起来,可触可感、能解能悟,拉近文物与公众之间的距离。
不可否认,在“博物馆热”里确实有人参观走马观花,有的热衷到热门展品前拍照打卡,还有的满足于比拼谁去过的博物馆多。如果说,公众走进博物馆是“上半篇文章”,那将他们由被动引导变为主动自觉,则是不可或缺的“下半篇文章”。博物馆里收藏的每件文物,都是一段历史的缩影,一种文化的结晶,都弥足珍贵。公众应持续提升文化素养,增加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真正去读懂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自觉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下去,而不是“热闹”过后什么也没留下。唯有真正燃起心中的那份“博物馆情”,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才能为“博物馆热”持续输送“原动力”。这场可持续的“双向奔赴”,也能让“博物馆热”走得更实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