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政协新闻

把安全发展落到细枝末节

本报记者 张园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6月27日   第 04 版)

6月26日,以“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的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开幕。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在专题分组讨论中,委员们围绕“统筹发展和安全”纷纷建言献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不能有丝毫懈怠。”安全事故的发生,不可预见却可预防。如果群众能够在事故发生前及时防范,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应急处置,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损失。因而,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社会氛围尤为重要。

防患于未然,需要群众具备一定的安全常识和技能,以及面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兴凯在小组发言中提出,应扎实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利用新媒体等,以群众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方式,扎实推进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其中,他还特别强调了安全知识进课堂的重要性:“要保证中小学生在安全场馆基地每学期上一堂现场实践教学课。”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不仅在于人人学习安全技能,更在于人人具备责任感。张兴凯建议:“实施基层安全巡检一格一员、风险一网统管,并将安全应急写入村规民约。”他的想法与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吴社洲不谋而合。“哪个地方工作覆盖面广、群众参与度高,哪里的综合效果就好。”吴社洲分享了他在调研中了解到的经验——城市和乡村普遍实行安全工作层级化网格化管理,落实“长责任制”,其中很重要的经验是党的支部建在社区和行政村一级,党小组设在末端的网格。“这就如同我们人民军队初创时实行支部建在连上,党小组设到班……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管安全的决策部署落到社会的细枝末节。”

同时,全民参与安全风险防范,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

一方面,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张兴凯举例道:“运用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关联计算等技术手段,运用产品销售、用电用水用气等数据信息,甄别违规违法活动。”

另一方面,3年抗击新冠疫情也催生了城乡大数据的运用和建设,形成了基层安全治理数字建设智慧建设的经验。吴社洲介绍:“人在网中管、事在云上办”的场景已经初见规模。“联合办文办事、联合处置情况、联合解决问题的各种‘中心’,一站式一条龙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模式,正在得到普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社会平安指数也随之水涨船高。”

2023-06-27 本报记者 张园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5529.html 1 把安全发展落到细枝末节 45,52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