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休闲周刊

文化之兴激荡乡野

——浙江省武义县政协助推文化振兴乡村打造网红村

陈玲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6月30日   第 09 版)

诗会在坛头村大放异彩

如果不去现场参访,很难想到,在一个小小的村庄里,一个政协委员会客厅办起全国性的诗会,受到中国诗歌界的广泛关注。这场活动,便是在浙江省武义县坛头村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年度新诗奖颁奖典礼。主办方,是武义明招文化传承委员会客厅。

活动中,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杨克,朦胧诗代表诗人徐敬亚、中国先锋诗歌代表诗人梁晓明,以及马启代、李不嫁、禺农、南鸥、曹有云、宫白云、方文竹等百位在中国诗歌界颇具盛名的诗人、评论家齐聚坛头村,抒发胸中丘壑、留下笔底波澜。当天中国当代诗人档案资料陈列馆也在坛头村开馆,馆内陈列有艾青、海子、舒婷、顾城、北岛等手稿及部分诗人书画。

一时间,诗意的耀眼星辉在这个位于浙江省中部的湿地村落迸发。“诗人在坛头留下来,诗歌文化在这里生根发芽,‘湿地坛头’蜕变成了‘诗地坛头’,文化之兴和产业之兴在乡村振兴中交相辉映。”坛头村党支部书记林卫良有感而发。

距今已有750年历史、被列入浙江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的坛头村先后被列入国家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首个中国孝道楹联文化村等,而其与诗歌结下美妙姻缘,政协的作用不可忽视。

2018年,县政协委员徐成斌被坛头村的17幢明清古建筑吸引,成为这里第一批乡村产业创客,创办了此后在坛头文旅高速发展的几年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田庐”文创园。县政协委员陈金生、吴旭文先后在这里创办婺州窑体验馆、奶茶连锁店,把更多人气集聚在了坛头村。

委员来了,政协的平台和资源也来了。5年间,武义县政协在坛头村组织各类协商视察、课题调研、界别活动多达60余次,并在坛头村创设武义明招文化传承政协委员会客厅,旨在通过更好发挥政协在协商议事、团结联谊、凝聚共识方面的优势作用,推动和助力乡村振兴走上快车道。

《关于古村落文化产业带农文旅创新融合的建议》《关于鼓励人才下乡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关于加强履坦镇文旅产业发展扶持的建议》……一条条指向坛头文旅发展的意见建议通过委员提案、协商意见等被部门采纳办理。

在武义县委宣传部对《关于在坛头村创建中国当代诗人档案馆的建议》委员提案办理答复中可见一斑:要求相关部门、乡镇对创建中国当代诗人档案馆予以大力支持,坛头村免费提供十余间整修后的古民居,作为当代诗人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及其他资料存放的基础场地。

13个月后,收藏有近千位当代诗人诗集和创作手稿的中国当代诗人档案资料陈列馆在坛头村如莲绽放。全国童话大赛、湿地文化旅游节、汉服节、风筝节、中秋诗会、年俗文化节等上百场活动在坛头村举行,每年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以诗为媒,以诗为引,“诗地坛头”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在委员会客厅,诗人们畅谈乡村振兴。中国先锋诗歌代表诗人梁晓明认为,可以将诗歌、土地、生活历史串联起来,成为坛头村及武义县乡村振兴发展的特色。朦胧派代表诗人、评论家、海南大学教授徐敬亚建议整合乡村资源禀赋,将艺术、诗歌、古代建筑及传统文化和乡村生活真正糅合,充分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诗心向远野,以文兴乡事。武义县政协主席李杨勇表示,在乡村培育文化载体,推动文化之兴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振兴产业、凝聚人气的重要作用,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武义县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将不断融入乡村振兴事业,搭建好委员会客厅等各类平台载体,通过影响有影响力的人,积极探寻以政协资源优势、智力优势助力“文化共富”的新路子。

(作者系浙江省武义县政协工作人员)

2023-06-30 陈玲 ——浙江省武义县政协助推文化振兴乡村打造网红村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5733.html 1 文化之兴激荡乡野 45,73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