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华夏周末

那一场“面秀”

未央言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7月01日   第 07 版)

近年来,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为向观众进一步宣介其历史传统、人文内涵、独特魅力,通过旅游加文化的方式增强吸引力,进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不断推出一些实景剧。有的实景剧热闹是热闹,但却乏善可陈,草台班子的痕迹较重。有的则比较成功,如山西平遥古城的一台《又见平遥》,从形式到内容,富有新意,颇具水准。

《又见平遥》,采用的是沉浸式观演方式,观众刚开始没有座位,跟着表演舞台的转换一幕幕地往前走,边走、边看、边体验。有的表演,观众和演员同在一个平台上,观众也似演员,演员也似观众,直到最后一幕时才进入正式的剧场,观众才有了座位,“观”和“演”方才分开。表演、观看的形式新颖,带给人以不寻常、值得回味的独特体验,而真真吸引和打动观众的,是剧中的几个主题故事,将实景剧中的“情”,展示得淋漓尽致。

《又见平遥》演绎了“镖师忠义”“选妻”“血脉相传”“思念家乡”等故事。“人各有所好,物固无常宜”。于我而言,通观《又见平遥》一剧,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幕——“面秀”。

面作为食材,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而在当下语境中,“秀”有展示、表演、晒、炫耀甚至卖弄的意思。将有悠久历史的“面”与被赋予新意的“秀”放在一起,称之为“面秀”。面与秀,难说登对,多少有些混搭,甚至令人费解。而且,从表演内容看,是秀附之于面还是面附之于秀,主次关系有时还真分不清。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剧中用舞面、面舞的方式,演绎出了一份令人怦然心动、感慨万千而又荡气回肠的思乡之情。

古往今来,借物抒怀,借景抒情,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文艺作品,可谓林林总总。古人李白望月思乡,诗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代余光中先生用四个层层递进的意象抒发乡愁,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李白的咏叹,脍炙人口,流传千古;余光中的乡愁,情真意切,广为传诵。而《又见平遥》,则用一幕别开生面的面的舞蹈——“面秀”,对思乡之情,做了直观、生动、丰富而又充满想象力的诠释。

食为天性,面为美食。对此,古人陆游有诗云:“一杯齑馎饦,手自芼油葱。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在山西,面食是其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面有多种做法,面条有多种吃法。总有一碗面条,让你无法拒绝。而在《又见平遥》中,面作为食材,竟然成了舞台上的道具。物质层面的面,在舞台上被演绎出了精神层面的情。

舞台上,数十名精壮的三晋汉子,手上一小袋面、一抔面,捧面、撇面、舞面、和面,在撒满面的舞台上,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身被其面,脸沾其面,将身居千里之外、思念故乡时捧起一把面的慰藉,缓解思乡之情时吃一碗手擀面的惬意,将各地的平遥人共吃一碗家乡面的和谐与温暖,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一时间,面与人融为一体,身在异乡与回到家乡不断变换,在交错、缠绵和不断的升腾中,面成了对眷恋的宣泄,成了一片又一片、一缕又一缕飞舞的情感符号,撩拨着、搓揉着观众的心。

舞台上的面还在飞舞,幕墙上则渐渐堆砌出一堵城墙。城墙出现了,城墙坍塌了,散居各地的王姓宗亲、乡亲纷纷走了出来,逐次报出自己的姓名,说出自己来自何处,将“每一次旅行都是出发,到这里才是回家”的喜悦之情,将“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的感恩之心,将故乡是根、故土难离这一中华儿女千年不移的家国之情,用方言喊了出来。不同的喊声,共同的心声。当左权县民歌《桃花红杏花白》的音乐响起,舞台上的三晋儿女齐声唱出:“桃花来你就红来,杏花来你就白,爬山越岭看你来呀,呀啊个呀呀呔……”婉转悠扬的曲调,特色浓郁的旋律,深情款款的歌唱,将“面秀”的表演、将一碗面的思乡情,推向了最高潮……

为了生计、事业和理想,不少人离开家乡,成为北漂、南漂或其他什么漂。不论在哪漂,无论漂多远,家乡都在那里。遥远的距离割不断思乡之情,生活的忙迫忘不了思乡之情,夜以继日的拼搏延续着思乡之情。思乡是什么?最有质感的表达就是“妈妈的味道”!记忆可在味觉中寻找,“妈妈的味道”就是家乡的味道。面条,有祝寿时的长寿面,团圆时的团圆面之说。饺子,讲究春节守岁时包,辞岁时吃。因而,民间有出门的饺子回家的面、送客的饺子迎客的面等习俗。不论是面条还是饺子,将思念故乡之情、宽慰思乡之情,物化、具体化成一碗面、一碗饺子,总是聊胜于无!

观看《又见平遥》时,拍了一些照片。整理照片时,边看边回想当时的场景,不觉得又想到前一段观看抻面大师的绝技表演。一团面,抻得细如毛发,打火机可以点燃;一团面,可以吹成气球,几可飘在空中。清清白白一捧面,软软和和一团面,简简单单一碗面,可以如此神奇,可以歌之舞之,可以寄托相思。于是,随手写下四句感慨,以为题记:

面为粮中王,百变滋味长。

身居千里外,一碗慰思乡。

2023-07-01 未央言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5785.html 1 那一场“面秀” 45,78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