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受高温及目的地夜间文旅产品不断丰富等影响,“夜经济”在成为今年端午假期文旅消费市场的一大亮点之后,也将在暑期旅游市场呈现出供需两旺的局面。
新业态带来新场景
自从西安市大唐不夜城步行街、西安城墙景区入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以来,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便成为西安旅行、夜间必游的新景点。这条街南北长2100米,东西宽500米,在保护甚至还原盛唐文化原生态韵味的同时,用各种方式将街区的美食、建筑、演出、文创、科技融入整个盛唐文化氛围中,带给游客沉浸式的文旅体验,年客流量超1亿人次。步行街上还汇聚了各类音乐表演、行为艺术、花车巡游等,“不夜城不倒翁”更是成为带动人气和商气的网红IP。此外,夜晚的西安城墙,也是游客打卡地之一,特别是西安城墙东南城角的《遇见·小武士》光影秀、西南城角的《嗨皮陕博》光影秀等颇受游客欢迎。
“这是正宗扬州味道的夜游,讲的都是扬州事,唱的都是‘扬州情’。”在瘦西湖水云胜概景点旁,“老扬州”胡得胜直呼不虚此行,“节目经过重新编排,重点展现了唐代商贾云集的扬州城,既让游客耳目一新,又让我们这些‘老扬州’倍感亲切。”
瘦西湖“二分明月忆扬州”大型沉浸式夜游,正成为扬州“夜经济”的一张名片,也是市民、游客必来打卡的网红地。今夏,瘦西湖夜游、夜演全部升级,还增加了巡游、剧本、快闪等形式,融入非遗、民俗、美食等元素,打造了多个夜间消费新场景。
从单纯的“味觉经济”到“视听经济”再到“体验经济”,沉浸式、互动式、艺术式的夜间经济模式不断涌现,成为国内多地促进消费、提振经济的“金钥匙”。
游客买账 政策扶持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专项调查显示,端午假期参与夜间游的游客比例达22.3%,较2022年同期大幅提高7.9个百分点。根据数据监测,端午节期间,243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夜间客流量3625.3万人次,平均每个集聚区每夜4.97万人次,较2022年同期增长38.8%。
其中,南京市秦淮河——夫子庙片区、泰安市泰山秀城、武汉市江汉路步行街、长沙市五一商圈、成都市春熙路大慈坊、南宁市三街两巷、西安市城墙景区等多个集聚区端午假期累计夜间客流量均已超60万人次。
游客的认可也让各地看到夜间消费的广阔空间,纷纷出台政策,扶持夜经济发展。去年8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全面促进文化消费,加快发展新型文化消费模式,发展夜间经济”。随后,多地出台夜经济促进政策,以深挖文旅资源内涵、抢抓新业态风口、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为主要内容。
例如,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北京市促进夜间经济繁荣发展的若干措施》通知,要求对全市“夜京城”特色消费地标、融合消费打卡地、品质消费生活圈进行动态评估。在北京夜经济3.0版政策之上,伴随更多打卡地的评选出炉,北京将呈现出多元融合、动静相宜、安全便捷的“夜京城”;重庆市发布《关于加快夜间经济发展促进消费增长的意见》,提出重庆发展夜间经济的目标是:夜间经济占城市消费比重逐年提高,到2025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业态多元、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管理规范、区域协调发展、商旅文体深度融合的“1+10+N”夜间经济发展格局;深圳发布的《深圳市关于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若干措施》中明确提出,要依托商圈和景点,聚焦夜游、夜购、夜娱、夜市、夜赏、夜品,培育一批夜间消费新场景……
在多项措施扶持和激励下,很多城市的夜晚重现繁华与灵动,大众的文旅消费需求正在加速释放。
夜游经济要高质量精细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经过多年的努力,夜间旅游已经进入到市场有需求、产业有供给、政策有支持的新阶段。“特别是对于今年暑期而言,是我们经过疫情恢复常态化以来第一个暑期,再加上高温天气,所以广大市民和游客对夜间纳凉消夏避暑的需求空前高涨。”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在市场、产业和政策的多重效应推动下,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各地夜间经济、文化消费的一个突出场景。不管是南京的熙南里,还是成都的太古里,我总结称为‘里现象’的这些文化区域,实际都是繁华热闹、人间烟火和书卷气并存的这样一些空间,往往成为游客乐于到访的地方。而对于广大乡村地区和旅游度假区来说,各式各样的消费集聚活动,特别是一些文化活动同样吸引了广大游客在夜晚走到户外、参与体验。”戴斌说,所以,今天的夜间旅游不仅仅是让灯光亮起来,而是要有文化创意、有科技支撑的新场景。深耕人文内容、拓展消费场景和发展多元业态,才能推动夜间旅游经济的新发展。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厉建新认为,发展好夜经济,不能只停留在传统小吃或廉价商品的阶段,而是要推动夜经济从传统性的1.0版本走向具有现代感的2.0版本,用更具创新性、创意性、设计性的手段和方法,推动夜经济在形式、环境、秩序等方面的调整和优化。这样,夜市就既可以是生活市集,也可以是创意市集、潮玩市集。此外,夜经济是灵活业态的集聚,十分考验城市规范管理水平。因此,要注重经营方的形象与其所在区域环境、周边建筑风格以及经营业态的耦合,让夜经济成为固定空间背景下一抹流动的亮色;同时积极促进科技赋能,鼓励线上线下融合的经营模式,让人们在放心、开心的消费中促进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报记者 刘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