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休闲周刊

沈铁梅:

神奇川剧 开启智慧之门

本报记者 徐金玉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7月14日   第 10 版)

傍晚5点多,父亲拎着小板凳坐在过道,等着给放学回家的她开“小灶”。“来,唱!”随着父亲的手势,她的声调或高或低,略显稚嫩的唱腔在廊下悠悠回荡。这一幕,正是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级非遗项目川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沈铁梅的童年记忆。

“我的父亲是中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沈福存先生,母亲是川剧的表演艺术家。我从小在京剧团长大,3岁时就可以跟着胡琴有模有样有调地演唱,父亲发现了这份天赋,就成天地培养我!”此刻,在《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上,沈铁梅笑着道出儿时的趣事,一下子拉近了川剧和孩子们的距离。

“川剧艺术有300年的历史,在中国戏曲800年的历史长河中,还算中壮年。这个剧种融南北文化为一体,既有非常细腻的清流,又有麻辣极致的表现,具有综合性、程式性和虚拟性等特点,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取向。”沈铁梅说。

正因其综合性,要当一名川剧演员不容易,他需是全能型选手!“他必须要有演唱、舞蹈、说白、杂技等表现能力,还要对诗词歌赋有文学的理解,由头到脚都要训练。比如,我们每天要扳手,把手扳成Y形,指兰花手时才漂亮。我们还要练眼睛,你在台上才有眼神……”说罢,只见沈铁梅手指指向眉间,眼睛左右快速转动,一个仿若正绞尽脑汁“回想”的鲜活形象瞬间呈现。

与之相较,川剧的舞台陈设则显得极为简单,有时仅有一桌二椅。在沈铁梅眼里,这恰恰给演员创造了演山、演水、演室内室外的空间。

“你想象这里有一道门,我们用程式动作开门、跳出来,再关门、锁门,观众既欣赏到了动作的美感,又能感受到人来到了室外,这种虚拟性很有创造力,这也是中国戏曲的魅力所在。”

当然,要呈现川剧的美是要付出代价的,演员必须要受其筋骨的磨炼。“当你化上妆,十几斤的头帽一戴、千金带一捆,你马上就想呕吐。但同时川剧也有句老话,叫‘台下风都吹得着,台上狗都撵不着’,演员上台以后,什么病都没有了,什么痛苦都会忘掉,要全身心地投入表演中。一个人认定了发展方向后,要不畏困难,要努力坚守,是黄金总会闪光!”沈铁梅语重心长。

此时,视频镜头恰好转到沈铁梅少时练功的旧照上,看到这一幕的宋庆龄和平天使艺术团打击乐团成员、万泉小学学生何敬骁有些心疼。“照片中,沈老师的腿绑在木棍上,脚抬得超过了头顶,我想训练一定特别辛苦。”何敬骁说,今年6月,他曾去四川专门看了一场川剧,现场的喷火、变脸等川剧表演特别震撼,唱腔非常好听,敲锣打鼓也很有气势。“这次听沈老师讲课,我才了解到川剧幕后有这么多故事和历史文化,我希望川剧的美可以传扬到全世界。”

“我已经会唱十多段经典唱段了,比如《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已学习京剧表演5年多的宋庆龄和平天使艺术团京昆表演团成员、北京小学红山分校学生胡曦文,对沈铁梅的讲述更为触动,“沈老师说,无技不戏,故事情节和表演技巧相辅相成,而我们学戏曲离不开基本功,要压腿、要练功,这些苦和累都是值得的。我记得戏中还有句台词——‘成败兴亡一刹那’,也让我更明白过程中的努力有多么重要,我也期盼有更多的小伙伴了解中国戏曲的美,传承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

沈铁梅寄语孩子们:“作为小朋友,你们今后不一定会当一名戏曲演员,但当你看到中国戏曲如何演绎故事、当你知道如何去欣赏戏曲时,就会形成自己的美学观。希望你们多多走进剧场,去观看这种博大精深的艺术,让神奇的川剧艺术开启你们的智慧之门。”

2023-07-14 本报记者 徐金玉 沈铁梅: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6464.html 1 神奇川剧 开启智慧之门 46,46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