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发言摘登

■■■九三学社中央:

打造一流科技创新平台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7月28日   第 03 版)

近年来,我国多地新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产生了一批夯实产业基础的重大原创成果;解决了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抢占了一批引领未来产业的前沿技术阵地;推动了一批支撑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成果走向产业化;集聚了一批契合产业需求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但也存在分工明确、互相支撑的体系化布局尚未形成,自我造血能力有待提升等突出问题。

为打造一流科技创新平台,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五点建议:

一是上下联动、多方投入,为平台建设提供重要保障。充分发挥上级部门统筹布局,承建地具体筹建的积极性,以“同步投入”和“考核后奖补”联动投入的方式,基于各地区科技资源禀赋,实施差异化投入策略。引导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地方政府、企业、社会资本等多方资源多形式投建新型科研机构和高水平研究院,可以“国有新制”,由国家级科研资源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合作共建;也可以“民办公助”,由社会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无行政级别、无编制员额、无财政经费;还可以“企业主办”,由企业出资创建。

二是“顶天立地”、任务牵引,促进平台发展壮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定位,既要面向科学前沿问题和国家战略需求,开展原创性、颠覆性创新;又要紧贴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破解企业创新发展难题,打造向上能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产生一批前瞻性研究成果,向下能对接区域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将技术推广拓展到产业化应用的“顶天立地”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平台积极承接国家或省级重大科研任务,打造战略急需原始创新策源地。坚持问题导向和应用导向,注重发挥“科技领军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支持科技创新平台承担企业重大核心技术攻关任务。

三是充分赋权、动态考核,激发平台活力。一方面,对创新平台解绑松绑,充分赋予科研组织、研究方向、人才引培、知识产权归属等方面的自主权,鼓励创新平台结合自身发展需要灵活采取不同的薪酬体系。另一方面,促进平台健康有序发展,强化管理服务,对科技创新平台开展动态考核评估。在考核评估上,实行分类评估、绩效导向、动态管理,坚持以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成果评价导向,淡化对论文专利数量的考核,突出代表性成果贡献和攻克产业共性技术的能力。

四是以灵活体制、高效管理,保持平台竞争力。推进管理机制企业化、激励机制市场化、创新机制一体化。在决策机制上,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院(所)长负责制度,实现“投管分离”;在人事制度上,建立市场化为导向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坚持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固定+流动”,采取与国际接轨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社会化用人模式;在薪酬机制上,按照市场上的薪酬水平吸引国内外高端创新人才;在用人机制上,“不以年龄论资历,不以学位论英雄”,大胆任用具有创新胆识和创新能力的年轻人;以政产学研资一体化、创新创业创富一体化、研究开发产业一体化为目标,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紧密融合。

五是将新型科技创新平台的先进建设发展经验向传统科研机构推广应用。全面总结新型科研机构组织管理经验,推动传统科研院所学习借鉴新型科研机构优秀科研组织管理经验,以加快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为突破口,协同推进传统科研机构,如地方科学院、农科院、研究型大学、转制院所和国企等改革,促进科技创新平台更好布局和建设,让创新“第一动力”更加澎湃,让协同创新的合力更加强劲。

2023-07-28 ■■■九三学社中央: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7245.html 1 打造一流科技创新平台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47,24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