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考古科学大会在河北阳原泥河湾举行。此次会议旨在梳理考古科学的理念、方法及目标,探讨中国考古学的历史与未来,聚焦考古学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建言献策。
聚焦考古科学新发展
从1921年科学发掘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算起,中国现代考古学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历程。百余年来,考古学不断吸收、融合相关学科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形成了独立的学科体系。考古学所揭示的人类活动遗迹及遗物,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在考古科学大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研究员致辞表示,近年来,我国在考古工作的调查发掘、资料整理、价值阐释、文物保护和展示利用等方面,形成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范式,科学技术正成为考古学前进发展的关键推动力。科技考古各领域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自身的理论话语研究体系,不断提高着考古学的研究水平,扩展着考古学的研究外沿:考古年代学为中国考古时空框架的确立提供了年代标尺;环境考古通过对全新世气候过程的分析探讨了农业起源和文明起源的环境机制;人骨考古勾勒出古代中国各民族形成、发展和融合的历史图景;动物考古构建了中国主要家养动物的起源及动物资源获取、利用方式的框架;植物考古以大植物遗存研究为重点,形成了中国农业起源三条源流的科学认识;古DNA研究的前沿领域主要包括线粒体、核DNA在内的全基因组测序;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区分出沿海、农业区以及牧区的食性特征,讨论生业经济及社会阶层;冶金考古重点关注西北地区本土化冶金技术与中原地区冶金技术的并行发展、交流及影响。各种科学研究手段深度介入田野调查、勘探、发掘、整理全过程考古工作,为解决重大学术课题起到了重要推进作用。
科学出版社董事长胡华强编审表示,中国考古学已经走过百年历程,考古学科也由传统的田野考古学向多学科、交叉性发展,未来考古学将走向何方,如何发挥出现实作用,是值得学术界共同探讨和展望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邓涛表示,此次会议定名为“考古科学大会”具有深刻的寓意,旨在梳理考古科学的理念、方法及目标,研讨中国考古学的历史与未来,探索使中国考古真正成为一门严谨、成熟、完善并高度国际化的科学体系的发展举措,聚焦考古学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并对处于世界考古科学体系中的中国考古学定位,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建言献策。未来将更加重视古人类学与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及相关领域,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和理论探索,努力建成国际一流的考古科研机构,为推动我国考古事业发展为成熟、完善的考古科学体系,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从创建伊始就伴随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而发展,作为中国考古事业独具特色的一支有生力量,在过去的百年中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作为我国唯一专门从事古人类演化研究的学术机构,也是本领域国际上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研究中心之一,始终聚焦从鱼到人脉络、东亚直立人来源、现代人类起源、中华民族祖裔群体演化过程等重大问题,与全国各地考古文博机构紧密合作,开展古人类与旧石器考古研究,为探源华夏族群源流和文化起源作出了积极贡献,并正在不断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北京周口店遗址、河北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遗址群、云南元谋遗址、陕西蓝田遗址、广西百色遗址、陕西洛南盆地遗址群、山西丁村遗址、辽宁金牛山遗址、宁夏水洞沟遗址、内蒙古萨拉乌苏遗址等,都留下了考古学人开拓进取的身影;河南三门峡水库、重庆三峡库区、南水北调沿线等大型国家工程建设区域,都挥洒过科研人员的汗水和智慧。
探索考古科学新概念
在考古科学大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回顾了考古科学取得的系统性重大收获,展望了未来考古科学的发展前景,提出要围绕重大学术课题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密切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联系,实现考古学与科学技术的深度融合。与会嘉宾还就人类起源、文明起源,以及深海考古、云端展示等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在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以《多元融合,科技为考古学注入新活力》为题作了主题发言。付巧妹表示,随着古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更多新研究方向的兴起及与更多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如古蛋白、古微生物组、表型组等研究,为开展人类起源与演化研究打开更多新的窗口。针对重要遗址展开更多维度的研究探索和更深度的信息融合,将在更大的时间尺度和地理范围揭开人类神秘的过去,从而带来更多元的遗传学证据和细节性认识,为科技考古带来更多的活力。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员宋建忠表示,中国水下考古开始于1987年,为研究认识中国古代海洋文明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近年来,随着中国深海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当水下考古遇上深海技术,中国深海考古便应运而生。2018年4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海南省博物馆联合实施中国深海考古首次调查,标志着中国深海考古的正式开始。
2022年8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南海博物馆联合实施第二次中国深海考古调查,在西沙海槽2500米深处发现清代沉船及遗物点。同年10月,深海所在南海西北陆坡1500米深处发现2处沉船遗址。2023年5月,“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调查”标志着中国深海考古开启了新篇章。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文瑞回顾了河北在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时代考古的重大发现。张文瑞特别提到,河北省“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程”将蔚县盆地和怀来盆地纳入泥河湾旧石器时代考古文化圈,确立了大泥河湾遗址群概念。“泥河湾调查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380多处,填补了不同时间段古人类文化遗存的空白。”张文瑞说,在泥河湾发掘的遗址中基本构建起泥河湾近200万年的时空框架。在石器技术上,小石器工业最早出现,一直延续发展至3万年前后,其后出现了细石叶技术,并迅速发展,在1万年前后过渡至新石器时代,说明东亚地区早期人类传入以后,在本地区连续演化至现代人,有自己独立的演化路线。
据了解,河北泥河湾遗址群享誉海内外,这里曾发现有200万年来数量巨大、分布集中且文化序列连续的古人类遗存,至今已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300多处,其中百万年以上遗址就有50处,而且其文化连绵不断,蕴含的科学价值和文化元素独特而珍贵。
“东方人类的故乡”泥河湾遗址群的发现与研究,为世界人类多地起源说提供了翔实的证据材料,对复原古人类的演化过程、重建中华大地先民的史前史、探寻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根基不可或缺。目前,泥河湾已经开始启动“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在泥河湾遗址群考古研究和保护利用情况方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签订了《泥河湾科考工作合作研究协议》,在泥河湾盆地连续实施《泥河湾遗址群考古工作计划》,新发掘泥河湾遗址20余处,出土古人类文化遗物10万余件,并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泥河湾盆地古人类起源、演化的材料日益丰富,文化序列更加完善。此外,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经建成,泥河湾研究中心投入使用,泥河湾遗址博物馆主体即将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