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民意周刊

委员声音:

建设城市人工分水岭应对极端降水

记者 张原 李宁馨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8月07日   第 05 版)

本报讯(记者 张原 李宁馨)近期,全国多地普降大到暴雨,城市内涝风险加大。如何确保城市安全度汛,天津市河东区政协常委、天津工业大学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雪花提出,城市建设急需根据当前形势研究提出排水系统布设的新方法——开展城市人工分水岭建设:既不产生大规模成本,又能提高城市敏感区的防涝安全系数,降低极端天气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威胁。

2021年7月20日,郑州发生特大暴雨,内涝严重,降水强度已超出了海绵城市所能应对的能力。对此,张雪花认为,可以结合城市地形、地貌、空间布局和发展情况,开展城市分水岭研究,科学测算极端降水情况下城市敏感点的汇水面积、汇水量、积水深度和过水速度。摸清城市排水管渠的布设和运行情况,准确评估极端降水情况下城市敏感点的排水能力和排净时间。根据调研结果,合理预估极端降水情况下城市敏感点的内涝风险等级及其损失。

张雪花说,当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主要围绕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植草沟、渗管(渠)、植被缓冲带和初期雨水弃流设施开展,但对于极端降水,上述措施很难应对。

因此,为了降低极端降水城市内涝风险和损失,急需深化海绵城市建设内容,由以改变地表性能为主向改变空间布局拓展,加大城市敏感点内涝防治重现期,降低极端降水给城市带来的风险和损失。张雪花提出,可以提高城市敏感点安全性为重点,将自然之力与人工之力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现有的城市河湖、排水管渠、道路、绿地、室外体育场等,化整为零,通过建设城市人工分水岭,精准布设城市排水系统,实现城市雨水梯级蓄、滞、排,提高城市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能力。

“城市人工分水岭可将城市敏感点的汇水区范围缩小,汇水量降低,同样水量被分散到多个点,每个点位的风险承压和排水难度都不太大,从而有效降低敏感点在极端天气中的内涝风险。”张雪花表示,城市人工分水岭的建设方法有很多,可以是固定式的,也可以是活动式的,如利用建筑垃圾进行堆山绿化、建设底层封闭的高大建筑或建设防洪挡板等。另外,活动式人工分水岭可以使城市土地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增加城市的柔性,其提前设计、基础建设、应急储备非常重要,还可以利用道路、绿地、围墙等永久建筑改造成人工分水岭,一劳永逸。

2023-08-07 记者 张原 李宁馨 委员声音: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7738.html 1 建设城市人工分水岭应对极端降水 47,73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