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儿童的服务设施和标识标牌系统,公共场所的母婴室、儿童厕位及洗手池,社区里的儿童游戏角落,公园里适合儿童步行的路径和探索空间,文化和体育场馆向儿童免费开放……近年来,不少城市的市民发现,身边的儿童设施和服务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方便。而这些,都得益于“儿童友好城市”的建设。
儿童友好是指为儿童成长发展提供适宜的条件、环境和服务,切实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2021年9月,国家发改委联合22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让儿童友好在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等方面充分体现。从2022年第一批14座城市入选,到今年5月40座城市进入名单。如今,当孩子们用“一米视角”看城市时,城市也在为他们变得更加“友好”。
儿童友好,城市看得见的变化在身边
“这里以前是一座废弃的垃圾中转站,为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科协和银古路街道办的支持下,已改建成科普场馆。”近日,在银川市兴庆区银古路街道大团结社区的社区科普馆里,众多周边居民小区的家长带着孩子来此探寻科技的魅力。
这座占地74平方米的展馆采用双层挑高设计,整体陈设以“航天航空”为主题。“孩子们特别喜欢来这里,一到星期天,场馆总是挤得满满的。”大团结社区党总支书记胡莉介绍,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了解风力发电、绝缘体与导电体、声悬浮等科学知识,还可以体验各种航天元素,科技感十足。
居民王学红家住附近的塔桥家园,她时常带着5岁的孙子来这里学习。王学红说,“以前去宁夏科技馆有点远。现在方便了,家门口就可以随时随地参观,既有趣味性也有知识性。”
据了解,银川市目前已经建成14家社区科普馆。据市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单位将持续通过三级科协搭建科普平台,以儿童“点单”、科技志愿服务队“接单”、社区“派单”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教育、科普宣传等多种惠及儿童的“科普+”活动,引导社会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螺旋式滑梯,多了缓冲和等待,关照了儿童稚嫩的心理;童趣秋千架,让儿童享受悠闲自在的片刻;从坡度攀爬架到直角攀爬架,创设有意义成长空间、探索空间,让儿童边玩边学,在友好环境里找到归属感和幸福感……在福建厦门,自今年5月被纳入全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后,厦门市教育局加强了学校公共服务设施和场地适儿化改造。在厦门实验小学翔安校区,学校经过认真规划,将有限空间因地制宜进行改造,打造成集趣味性、知识性、安全性于一体的儿童友好成长空间。成长空间设有幼小衔接区、科普探索区、亲子互动区等多个功能区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幼小衔接的平稳过渡。
同样,厦门思明区筼筜街道官任社区在厦门市妇联和思明区妇联指导下,探索打造“阳台生态菜园”儿童友好成长环境,举办“阳台生态菜园家庭认养”活动。同时,从垃圾分类到环保酵素制作,从健康生活分享到环保教育,为孩子们打造开展科普教育的基地,带动近百个家庭参与健康倡导活动。
上海市奉贤区作为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国家级示范区,自2019年起积极推动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目前,所有街镇都成功创建成为“儿童友好社区”,走在了全市前列。在奉浦街道,人们可以在街边看到很多富有设计感的座椅——可以骑的“小马椅”,可以种植花草的“种植椅”,可以躺在上面的“月亮椅”……这些座椅并非出自专业设计师之手,而是来自居住、学习在奉浦街道的一群儿童。
“打造‘儿童友好社区’,不仅仅是大人们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孩子们也可以参与进来做些什么。”奉浦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李晓芬介绍说,以儿童优先为原则,以保护和促进儿童发展为宗旨,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为儿童打造一个环境友好、设施齐全的社区公共空间,“百椅展”的概念由此萌发。通过将小朋友设计的椅子变成实物,让儿童的声音被听见和尊重,让儿童的力量被发现和认同,推动儿童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激发社区治理新活力。
儿童友好,是民生福祉也是城市温度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虽然面向的是儿童需求和服务供给,但同时也体现了现代城市文明的理念,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民生和社会发展。
以上海为例,奉贤新城作为上海市重点打造的五大新城之一,“儿童优先”“儿童视角”逐步贯穿总体布局——在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专设“儿童剧场”,为儿童开创提升文化品位和艺术情操的专属空间;建立奉贤博物馆,引入各类优质展览,为儿童提供高品质文化体验。放眼全市,“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理念被写进了2022年的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上海市为民办实事十大项目中,两大项都与儿童直接相关。当下,“儿童友好”的理念已然渗透到了上海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从顶层设计到制度创新,从服务优化到空间改造,践行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
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得如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群众的生育意愿。去年以来,山东省济南市把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列入全市“十四五”规划、党代会报告,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去年8月,通过了《济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决议》。不久前,又发布了全国首个儿童友好城市数字化建设方案。与此同时,自去年7月起,济南市政协聚焦“推动婴幼儿照护事业发展”主题开展专题“商量”,提出了大量“金点子”。
在政府的推动下,济南市各部门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各方面,努力打造适宜儿童生活、成长的友好型空间。
在济南市中心医院东院区,近2000平方米的亲子户外互动区里欢声笑语。这个由市妇联整合社会资源打造的全市第一家儿童友好医院试点单元,从儿童诊疗保健空间、服务流程等多维度进行适儿化设置,打造了一站式儿童友好医疗服务平台。除此之外,济南市还累计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00余所,在全国率先实现“零择校”“零择班”;建成儿童“空中游乐园”以及儿童友好低线公园;推进幼儿园成立儿童议事会,畅通儿童参与渠道……
在如此大力气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氛围之下,济南市卫健委近期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22年度济南出生人口6.84万人,二孩及以上孩次占比为54.02%,出生人口相较前一年有所上涨。
银川市在入选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后,银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组长、37个市直部门及6个县(市)区协同参与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颁布《银川市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制定印发《银川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银川市所辖各县区为配合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也纷纷出台相关举措。银川市西夏区人民政府印发《西夏区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力争到2025年前,积极配合银川市在社区、图书馆、学校、医院、公园、儿童安全出行等领域开展儿童友好建设。“对于银川市来说,这是一次非常好的契机。”银川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不仅能够提升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同时也会力促儿童友好成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的重要标识。
儿童友好,政协委员和党派关注不缺席
儿童是城市未来的主人。在城市建设治理中,重视“一米高度”看城市所散发的关怀与温暖,不仅是政府责任,也是各级政协组织和民主党派关注的重点。
民进厦门市委会近年来在持续的调研中发现,厦门在具体贯彻落实涉及儿童友好发展理念等方面取得成果,但在系统性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方面仍与国内其他城市存在一定差距。为此,2021年年底,民进厦门市委会提交《关于精细化城乡治理、建立儿童友好型社会的建议》的社情民意信息,建议在政策制定上,要从城乡发展现状和儿童的成长需求实际出发,打造城乡一体的儿童公共服务生态系统;要降低城市教育资源对流动儿童的门槛,使流动儿童可以融入正规教育等。2023年市“两会”期间,民进界别提交的《关于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推动厦门高质量发展建议》的提案,明确提出要高位推动,强化顶层设计,将儿童发展与厦门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推动成立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申报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在该提案的有力推动下,今年1月,厦门市申报第二批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同时,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目前,厦门正在制定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预期成果清单、政策举措清单、重大项目清单,之后还计划在部门政策文件制定中,注重融入儿童友好理念;研究成立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专家机构,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相关问题研究。
在上海奉贤,奉浦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区政协委员奉浦街道联络组组长严芳芳计划以“椅子设计”为契机,激发儿童和家长对社区的责任感、归属感,进而共同提升参与社区事务的意识。“我们也将通过基层会商日制度,‘明日政协委员’计划,社区代表委员会,社区互助会,街区路管委等协商机制,打通市民参与协商议事的渠道,搭建思维碰撞的平台。”严芳芳说。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委员张馨是一名口腔医务工作者,她希望将“儿童口腔”概念融入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缓解儿童牙科恐惧,从而满足广大患儿口腔就诊需求。张馨说,2022年宁夏发布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其中强调“提高儿童就医服务和保障水平开展儿童友好医院建设,在空间环境、简转繁就医等方面完善儿童就医环境”。张馨建议依托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契机,在银川市口腔医院硬件改造、软件提升方面投入一定经费,积极打造在西北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儿童口腔优势学科,打造“儿童口腔友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