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教育在线

北京海淀:

多措并举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胡剑光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10月18日   第 09 版)

海淀区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和首都“四个中心”功能集中承载区,是我国教育、科技、人才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同时,海淀区也是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规模最大的区,全区有中小学178所,幼儿园225所,教职工4.5万人,中小幼职在校生超过41万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28.4万余人,接近全市的1/5。

目前,北京市海淀区正着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海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此,我们开展了以下多方面工作: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高位统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顶层设计,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向把关、统筹协调。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长任第一副组长的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定期研究海淀区教育发展的目标方向和重点议题,专项调度干部教师交流轮岗、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公参民”学校、完善义务教育入学政策等关键事项,统筹指导,形成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建立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工作专班,坚持问题导向、多方联动,各部门通力配合,优先保障义务教育用地,优先落实教育发展规划,优先引进优秀教育人才,有力保障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政府保障,加快建设优化布局。区政府秉承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在经费安排上,侧重向农村、城区相对薄弱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倾斜,使农村地区教师的培训费、平均收入、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均高于城区。并将《优化教育布局工程》列为“十四五”时期海淀教育规划十大工程之一。根据区域发展特点和学校发展实际,以集团化办学为抓手,创新多元集团化办学模式,快速推进布局调整,初步形成了“中部示范引领、北部跨越发展、东西两翼齐飞、南部内涵提质再上新台阶”的教育发展新格局。截至今年9月,海淀区中小学教育集团已达有40个,涉及120余所中小学、校址179个,24.8万余名学生在教育集团内就读,占公办中小学在校生79.1%。同时持续提高学校空间利用效率,支持学校整合校内空间资源,压缩办公空间,通过各类教室复合利用、选课走班、错时上课等形式,为学生在校学习创设更加宽广的成长空间。

推动教育内涵发展,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师资流动,建强建优教师队伍。区委编办、区人力社保局与区教育两委密切配合,优先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编制。特别是对北部教育薄弱地区,在优先保障新建学校的师资配备基础上,对扎根农村教育、有卓越贡献的教师设立特殊奖励,并在北区建设教育人才公寓,为吸纳优秀教育人才到北部从教提供住房保障。并组建“名师指导团”深入北部学校,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升专项行动,持续提升北部地区教师专业能力。并实施了北京市规模最大的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实现了部属市属学校集团化师资全部纳入交流轮岗,将干部交流与布局调整相结合,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从优质学校向普通学校流动,提高交流深度。

聚焦内涵建设,提供优质教育供给。五育并举,推动立德树人融入各环节。利用高校马院思政课资源,建立了一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基地,建设4大类33个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全面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筑牢学生健康成长“防护墙”。

深化“双减”,提供高质量的义务教育。严格规范教育教学秩序,制定《海淀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学基本规范》,制定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和体质“五项管理办法”,成立“学校作业管理和督查组”,形成“海淀优秀学科作业案例库”,建立作业总量审核监管和质量定期评价制度。丰富优质课后资源,强化育人功能。优化课后服务供给,130所小学先后引进了40余所学科类优质校外培训机构参与校内课后服务。并支持学校结合办学理念、学生特点和实际条件,自主开发实施特色校本课程。同时,借助优质校外教育资源,整合区属青少年活动中心为区域学校提供课后服务。并推进落实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度,进一步保障“双减”政策落实、落细、落地。

科技赋能,构建新型教与学模式。实施区级统建,缩小不同主体举办学校之间的“数字鸿沟”。以推进智慧教育双区建设为契机,建成以教育云中枢为核心的新型智慧教室,完成全区4791间教室触控一体机更新、7845间教室录播系统配备的工作,全区所有普通教室均具备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硬件环境。

完善教育治理体系,持续优化义务教育发展环境

发挥学区多元主体治理作用。依托17个学区,以街镇书记担任第一委员的学区委员会为抓手,以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为契机,针对部分学校面积小、校内可拓展空间有限的现状,整合属地资源,推动一批社区活动中心、市政公园、闲置场地为学校所用,积极补足了部分学校体育场馆和活动场地的先天不足。

深化集团化办学发展。通过建立清晰的管理架构、规范的运行机制、创新的人事管理,解决集团化办学中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同时,调整教育经费支出结构,设立集团化办学专项支持经费,每年拿出2个多亿的专项资金支持集团化发展。并在北京市乃至全国率先对集团化办学质量开展评估,发挥激励导向,体现优劳优酬,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加速集团孵化和动态退出,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促进培优提质。

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构建海淀家长学校“区级—学区—学校”三级体系,开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家校合作共育活动,畅通学生、教师、家长、社区和社会参与学校教育的通道。

认真听取社区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提高协同育人能力。由于特殊的区位优势,海淀全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教育的期盼更高,评价标准更高。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对教育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作为今后工作的着力点和发力点,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回应人民群众对海淀教育的新期盼。

(作者系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副主任,该文根据作者在第八十七期“海淀政协·委员沙龙”上的发言摘编)

2023-10-18 胡剑光 北京海淀: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1112.html 1 多措并举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51,11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