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教育在线

从普通到优质,一所学校的探索

——感受北京十一实验中学的转型发展

本报记者 朱英杰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10月18日   第 09 版)

在北京市海淀区政协组织的第八十七期“海淀政协·委员沙龙”现场,委员们正在听取北京十一实验中学崔京勇校长对学校转型情况的分享。

翻开《北京十一实验中学行动纲要》第一页,第一条便可见学校鲜明、富有使命感的创办使命及战略目标。“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创建师生自由呼吸的学校,使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建设一所学生喜欢、教师幸福、家长认可、社会尊敬的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学校。”

用崔京勇校长的话来说,这一切源于2016年加入十一盟校后,学校经历的一场蜕变。更确切地说,这是一场需要经历“脱胎换骨”的蜕变,这也是在当时作为新任校长的崔京勇不得不直面的一大挑战。

不可或缺的各方力量

老旧棚户区麻雀学校如何焕发生机?学校转型首先遇到的是空间局促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区委、区政府统筹资源,给予改建扩建校的全方位支持。“原来学校的房子无法支持我们选课走班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当课程丰富到216门时,每一门课程都需要空间支持,开设篮球课就得有篮球馆;开设戏剧课就得有戏剧教室。现在学校仅艺术教室就有46间,这都是在上级政府的帮助下才得以实现的。”

借助外力发展自己是一种策略的选择。在转型实践中,崔校长也在不断感慨着集团化办学的力量。“集团化是实现教育的公益普惠和优质均衡的良策。在课程体系建设、教师培训及学生游学支持等方面,集团化办学都给我们提供了有力资源。当学校需要一些资源的时候,有时仅靠自己是解决不了的,这时集团层面就能为我们提供方便。集团解决不了的,我们再去找政府。”加入十一盟校后,集团化的办学形式,为北京十一实验中学提供了具体、专业的引导。“最初那几年我们跟着十一学校一起研发课程,就是把十一学校已经成型的研发成果,结合我们学生的具体情况,直接加以改造利用。”

外在助力,内在发力。教师是改革中的主要力量,崔校长直言,这一困难的跨越,便可以为诸多问题的解决创造可能,“我们要依靠教师的力量做更深层次、专业化的工作,如构建丰富的、多样性的、可选择的课程体系,进行校本化的课程重构等。”“而要改变教师,最根本的困难在于观念的转变,但这是必须攻克的,因为要想做高品质的教育,让学校的教学工作能真正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必须要先激发广大教师的教育热情。”转型过程中,学校自身同样展开了多路径实践,其中就包括颇具特色的人事制度改革。“我们实行双向聘任制的人事制度,激活组织中的‘每个人’。即校长聘任年级主任和处室主任,年级主任和处室主任再去聘任老师。”这是一种双向的选择。每一位教师既是选择者又是被选择者。“我们就是要让听到炮声的人去打仗。”崔校长生动地说。颇具新意的人事制度改革激发了广大教师提升自我的热情,也更大程度地赋予了校内一线教育管理者们掌握并引导自己所负责队伍开展教学、教研等各项教育活动的自主权。

“通过这几条路径的改革,我们逐渐激发了教师的热情,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口碑,实现了生源回流;通过重新构建学校课程,实施选课走班制的教学组织形式,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还以课题申请的方式做优化育人空间的研究,并直接应用于校园扩容实践,学校的建筑面积也从原来的1万多平方米增加到了3.1万平方米。”崔校长颇为自豪地介绍着转型后学校的种种变化。今天,进入校园,我们会在校园中或者房顶上,看到大大小小的用于劳动教育的试验田,生态暖房里,墙壁也充分利用,种满了各种植物。

建造指向未来的优质校

一直以来,十一学校以选课走班的教学组织形式而闻名。加入十一盟校后,北京十一实验中学用了3年时间完成了“选课走班制”的改革。传统的行政班没有了,实行导师制。“导师主要对学生进行人生与职业引领、心理疏导和学业指导。”崔校长介绍说。

形式为托,根本还是要做真正指向未来的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追求的素质教育。今天走在北京十一实验中学的校园中,走廊墙壁上随处可见在导师带领下鼓励学生成长的新“花样”。如导师用《规划书》引领学生自主安排时间,并开展“规划小达人评比”活动,等等,它们虽不是考纲中的“必答题”,但却是人生中的“必会题”。

“我们还在年级实施了分布式领导的全员育人。包括导师、教育顾问、咨询师、课程主管、诊断与评价项目组、自习项目组、小学段项目组等。当然还包括传统的各学科的备课组。”

强大的人员支撑,保障了新教学组织形式的实践质量。新奇丰富的课程体系也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围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设置分层课程;围绕语文、英语、历史、地理、政治、体育、技术设置分类课程;围绕艺术、综合实践活动、游学课程、职业考察、研究性学习设置综合课程;围绕书院、特种、援助设置特需课程。分层、分类、综合、特需——这是北京十一实验中学课程体系顶层设计的概括表达。

为保证如此丰富课程的质量,学校在每年的寒暑假期间都集中进行封闭式的课程研发。据悉,7年间,已累计封闭研发116天,覆盖教职工1122名。“我们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坚持顶天立地原则——顶天即上循国家标准,立地即下接学生需求。”

据崔校长介绍,今年的“五一”假期,北京十一实验中学进行了4天的校园开放,共接待了1万人到校参访。而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学校又仅在3天的校园开放中接待了8000人次。在崔校长看来,这充分展示了广大学生及家长对学校办学的好奇与认可。

而学校同样也在竭尽所能地满足着家长们的期待。“2022年,增加学位160个;2023年,增加学位238个。两年共增加了398个,极大程度地缓解了海淀区西南角部分家长们对优质学位的需求。”

转型的背后是什么

“变了,学生变得阳光自信了,教师变得活力勤奋了,学校变得生机和谐了。”这是2019年,海淀区督导评价组45位督学们,用3天时间,在听了9个学科的17节课、进行上百人的调研访谈后得出的结论。

类似的学校转型案例能否推广?这一问题,崔校长曾被参观走访、感慨学校高质量改革的教育工作者们不断地追问。经过长达7年的实践探索,崔校长对此问题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在崔校长看来,转型之所以能持续开展下去,其深层原因同样是上级政府的顶层设计、大力统筹。“如新优质学校建设工程,教师交流轮岗,智慧校园建设,平安校园建设,学生心理辅导等工作。可以说如果没有上级政府对我们加入集团校、参与教师轮岗等政策上的支持;建设校园方面资金及硬件的支持,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功转型。”

学校内部不断优化完善中的制度建设是基本保障。几年间,北京十一实验中学重新修订或颁布了学校章程、学校行动纲要、学校规划等规章制度。而其中的每一个规章制度都经过精细的调研与讨论,以保证其科学性、实用性。以行动纲要为例,2017年,学校曾专门成立项目组,经过84次构建、20次研讨、2次解读、2次故事分享、1次走进年级组、2次网上调研,历时13个月,10次改稿才终以形成。并在2021年,向90位教师开展访谈、研讨10次,进行新修订。

同时,以民主评议干部、校长信任投票、轮岗制、聘任制为支撑的干部管理机制,以及第三方诊断机制等学校机制完善,也是转型的重要一环。各项机制的有序执行,极大程度地提升了学校内部活力。如校长信任投票机制,教代会每年8月底对校长进行信任投票,采取无记名投票,并当场公布投票结果,达不到60%的信任票,校长必须自行辞职;达到60%但连续3年未达80%,校长也必须自行辞职。“从18年的第一次信任投票到现在,我很有幸,每年都在80%以上,所以还没被淘汰。”崔校长笑谈道。

最后,全面、细致的奖惩体系建设,也成为引导师生日常成长的又一风向标。走在北京十一实验中学的校园中,光荣榜随处可见。学校奖学金、行圆标兵、卓越学生、优秀学生、校园百星……对于老师,学校也建立了完备的评价体系。包括年度考核、先进评选、职称评聘等正式评价,以及党员风采录、月度人物、青年才俊等非正式评价。

谈到学校的种种变化,崔校长抑不住对过往的喜悦及对未来的期待。他向记者介绍,学校转型经历了3个时期,2016-2019学年度的初步转型期,2019-2022学年度的深入转型期及2022-2025学年度也就是现在所处的第三个时期——全面转型期。“3年1个周期,既符合中学学制,也具有现实可操作性。过往的两个周期我们都顺利地度过了,教师与同学们也在实现学校转型的周期目标中增强了自信、坚定了脚步,相信这份规划还将在未来持续地激励着每一位参与学校转型的奋斗者。”

2023-10-18 本报记者 朱英杰 ——感受北京十一实验中学的转型发展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1113.html 1 从普通到优质,一所学校的探索 51,11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