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休闲周刊

亚运会“气氛组”是怎么炼成的?

——黄龙体育中心场馆群“出圈”背后的故事

本报融媒体记者 张佳琪 杜晓航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10月27日   第 10 版)

本报记者 齐波 摄

“沸腾了,全场球迷合唱”“体操运动员出场方式好有趣”……杭州亚运会已闭幕半个月,但黄龙体育中心场馆群依然人气不减。这个承担了足球、竞技体操、艺术体操、蹦床、水球5个项目比赛任务的大型场馆综合体,如何将竞赛保障与观赛氛围同时“拉满”?为解答疑问,记者日前采访了场馆相关工作人员。

提升体验感,秘密在“体育展示部”

黄龙体育中心场馆群包括黄龙体育中心体育场、体育馆和游泳跳水馆。在体育馆,竞技体操选手出场时的动态肖像给了观众很大震撼,网上出现热评“这届DJ是懂出场的”。

黄龙体育场、游跳馆体育展示制作人赵阔表示,屏幕搭建、灯光音乐、动态肖像等都是体育展示工作的呈现。每次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体育展示领域都会“绞尽脑汁”设计方案,更好地服务于展示需要。“早在亚运会筹办之初,团队就提出了动态创意。我们希望运动员一亮相就能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也考虑了高层观赛观众的感受,希望他们能看清运动员的面容。”

为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竞技体操,体育展示部还耗时两个月,制作了由浙江籍运动员出镜的短片,涵盖训练镜头和往届亚运会风采。赵阔介绍,“短片看起来像微电影一样,帮助观众迅速、直观地了解竞技体操的各类项目。”

体育展示对于调动现场气氛具有关键作用:当中国男足亚运队5比1战胜印度队时,全场3万多名观众开启大合唱《我爱你中国》;当中国女足亚运队摘得铜牌时,现场响起《铿锵玫瑰》。黄龙体育中心场馆群新闻发言人徐家伟说,体育展示是一项系统工程。“运动员入场希望场上‘热’起来,比分落后时希望给些激励。气氛调动要在一个合理、合适的区间。”

场馆“换装”不留一颗螺丝

因先后承担多项比赛,黄龙体育中心体育馆有重要的转场任务。“9月29日竞技体操结束之后,我们就开始了第一次转场。”黄龙场馆群体育展示和颁奖仪式主任张英表示,当晚7点,30多位拆卸工人进场工作,加上大会工作人员、志愿者,最高峰场内约有200人同时作业,一直干到了凌晨2点。最后清场,大家要确保一点木屑、一颗螺丝都不能留下。第二天一早便开始新场地的铺设、线路调整以及灯光、音响、播报的联调联试。“仅用了30个小时,我们比原计划提前6小时转场到蹦床比赛项目。”

张英还透露一个细节:只要有比赛,工作人员都需提前到场,若是上午,不少人早上5点多就从家出发赶来,晚上离场已是深夜。徐家伟说:“虽然工作强度大,但大家没有一句怨言。”

随着黄龙体育中心场馆群频频“出圈”,体育展示部也跟着“火”了一把。张英说,场馆群内部也在“暗暗较量”——哪个场馆更受欢迎、哪个现场氛围更好,“有了体育展示工作的‘竞争’,也就有了大家看到的精彩。”

2023-10-27 本报融媒体记者 张佳琪 杜晓航 ——黄龙体育中心场馆群“出圈”背后的故事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1615.html 1 亚运会“气氛组”是怎么炼成的? 51,61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