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不仅是一位文采不凡的作家,还是一位优秀的老师。民国时期,鲁迅在北大做兼职老师,他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课时,无论是讲《中国小说史略》,还是讲《魏晋风度与药及酒之关系》,都能纵横捭阖,与现实结合起来,不囿于课堂上的内容,显示出了渊博的学识和深沉的哲思,学生听鲁迅讲课的所得,已远远超过了课本之内的东西。
鲁迅的一位学生曾经这样回忆鲁迅讲课:“他离开青年走到讲台上,把两只虽不发光却似乎在追究什么的微微陷入的眼睛,默默地缓缓地扫视着渐渐静下来的学生群众,这是一个道地中国的平凡而正直的严肃先生,既无名流学者的自炫崇高的气息,也无教授绅士自我肥胖的风度。这典型,我们不仅只在《呐喊》这本著作中到处可以看见,即在中国各地似乎也处处都有他的影子。”
鲁迅讲课时的语言是缓慢而清晰的,他时而以诙谐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哄笑,笑过之后,回味更深。
由于鲁迅讲课时能做到深入浅出,清晰明白,所以,他讲课是颇受当时的学生所瞩目的,据说,鲁迅上课时,来听课的学生总是很多,以致教室外面也是学生。由此可以看出,鲁迅深厚的学养本身就有一种吸引眼球的风采和魅力。
“用无我的爱,牺牲于后起新人。”这就是鲁迅教书育人的宗旨,他在教学时兢兢业业、认认真真,从来没有丝毫的马虎和应付,他这样的态度,是在以自己的努力为中国培育出可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