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也是我国农历最重要的节气之一,民间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人们对冬至非常重视,有庆祝冬至的习俗。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长之至,曰“冬至”。现代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冬至过后,太阳又慢慢地向北回归线转移,北半球的白昼又慢慢加长,而夜晚渐渐缩短。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年中最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三九是天气最寒冷、地面积蓄热量最少的日子,所以也有“冷在三九”的说法。
《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养生要顺应四季,冬藏,是指一切生物在冬令阳气闭藏、精华闭藏、生机闭藏,养精蓄锐、休养生息。”下面我将从起居、饮食、运动、保健四个方面给大家详细介绍冬至养生。
起居调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冬三月应“早卧晚起”。冬季昼短夜长,天寒地冻,而冬至过后的“三九”又是天气最寒冷的时候,我们应该顺应天时,适当调整作息时间,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不过,早卧晚起是相对而言,一般认为比平日早睡、晚起半小时就可以,并不是睡得越多越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等太阳升起再起床,特别是老年人和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醒后可以躺在床上伸伸懒腰、揉揉胳膊和腿,身体舒展后再起床。
饮食调养。冬至节气,意味着进入数九天,迎来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日子。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物质,进而发挥其滋补的功效。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今年冬令补,明年可打虎”。可见,冬至前后是“冬令进补”的好时机。这阶段,大家喜欢用一些温补的食物,比如羊肉、山药、板栗、鸡肉等;还有一部分喜欢药物进补,比如膏方。膏方多为甘甜滋润补养的药物,服用时感滑润爽口,既能进补,又能治病。有病治病,无病防病,所以现在冬季进补膏方已成为一种时尚。但进补的同时要注意,不能一味地进补,平时日常饮食宜多样化,注意谷、肉、果、菜的合理搭配,辨证施补,缺什么补什么,不宜过食辛辣燥热、肥甘厚腻的食物;适当多吃一些具有补益津液的食物,如百合、梨、萝卜、白菜等,以维持肾中阴阳的平衡。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白萝卜有消积化痰顺气的作用,冬天容易受寒感冒后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可以炖点白萝卜汤辅助治疗。
运动调养。冬至时减少运动才符合“冬藏”的原则,事实上,减少运动并不意味完全不运动。要知道,冬至气候寒冷,人体汗孔闭塞,体内的热气散发不出去,很容易生内火,因此很多人会出现流鼻血、口腔溃疡、口唇旁起疱起皮、长痘痘等问题,这些都是阳气郁积于体内而生火的表现。所以说,天气虽然越来越冷,但要坚持少量运动。条件允许的话,大家可在上午10-12点出来运动,或者下午2-4点运动,此时户外温度相对较高,体感也较为舒适。冬至运动养生还要注意讲究方式和方法,宜多做导引,或选择动静结合的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等。当然,也可以选择更为简单的运动方式,比如散步、慢跑等。
保健调养。足浴泡脚,脚有人体第二心脏之称,但其离心脏位置最远,负担最重,最容易引起血液循环问题,故有“人老脚先衰”的说法,“百病多从寒起,寒从脚下生”。我们平时洗脚应在夜晚临睡前,温度在40℃-45℃为宜,水要淹没脚踝,时间在10-15分钟,加上红花、艾叶等活血化瘀中药更佳,这样既可以保持足部温暖,顾护阳气,还可改善部分睡眠质量,一举两得。艾灸,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炷,点燃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防病保健的作用,尤其适宜冬季御寒保健。中医养生强调整体性,可灸关元、气海、肾俞、督脉等部位,以整体温经补阳,抵御寒邪,提高人体免疫力,达到养生保健目的。
冬至时节,大家要早卧晚起,适当滋补,适度运动,多“储存”,少“透支”,顺应自然界“蛰伏闭藏”的规律,达到养生的目的。
(航空总医院副主任医师 王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