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文化周刊

丰宁的月

罗锋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12月25日   第 10 版)

月是故乡明。但随着外出求学、就业、安家,故乡的明月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记忆里,都离自己越来越远了。长大后,即使偶尔回到故乡,也无法再像小时候一样,一到夏天的夜晚,便躺在家家户户都有的“竹床”上,仰头看着天上像圆盘、像小船、像镰刀、像细眉的月亮,享受着坐在一旁的大人为我们用蒲扇赶蚊子、扇凉风,讲稀奇古怪的各种故事……那种儿时悠闲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了,令人无比怀念且惋惜。但这也是成长的烦恼和代价,我们无法左右。

太阳给地球上的万物带来了光和热,保障了万物的“生”,所以人类离不开阳光和太阳。在我看来,我们同样也离不开月光和月亮,因为月亮促成了我们的“想”。柔和的月光,能让我们的心静下来、温柔起来,进而使我们的思想得到沉淀和升华。我们看到月亮,会想起自己的故乡,从而知己所来,识己所在,明己将往。

无奈,在北京,一到夜晚,由于身处钢筋水泥的建筑群中,透过窗户向外张望,映入眼帘的,只有林立的高楼和各式的灯光。估计所有较大的城市都是这样,想要专注地面对月亮、享受月光的机会并不多。即使步入空旷的户外,由于能见度的原因,京城的月多半也是朦朦胧胧的,似乎离自己十分遥远,一点也不亲近,让人逐渐失去了寻找和凝望的意愿。

所幸,在丰宁,又赏赐给我无数个月明星亮的夜晚,让我重拾与月交流的时光。我于2018年8月始,至2021年4月,来到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一个名为“乐国窝铺”的小山村中,担任近三年的驻村第一书记,吃住和工作全都在这里,倒也别具一番意境。在村里,我房间南墙的上半部分全都是窗,最大的好处是能够让我足不出户,便能在白日里充分地接触冬日的暖阳,到夜间又可沐浴四季的月光。

回想,丰宁的月真是具有独特的魅力。你凌空高悬、洁净无瑕,将银辉随心所欲地洒在辽阔的大地上。你冰清玉洁,却毫不忌讳人们投来仰视的目光。你用清辉皎洁、晶莹柔美,用清光万缕、圆缺轮回,竟然把我这个来自外乡的人,浸染得多愁善感、思绪纷飞。

如今,追忆当年,在村中寂寥而漫长的夜,如果少了月光的陪伴,自己该如何度过?

难忘,在月光的见证下,我和驻村工作队的同事在乡间的小路上行走,为了精准脱贫而夜访农户,与乡亲们一次次促膝长谈。难忘,在月亮的陪伴下,我在村里房间内的小桌前看书、记日志、写文章。我想,驻村期间自己能有一些文章散见于报刊,应该都是得益于在当时的环境下,拜丰宁之月所赐。

丰宁有一个特别吸引人的特点,就是天高气爽,能见度极高。这一点,也成就了丰宁月亮的“明”,明得让人通透,明得让人感慨。我的感觉就是,来到丰宁,似乎连月亮都与自己十分亲近,所以在这里工作生活,我都没有丝毫的陌生感,与当地的干部和乡亲们都相处得十分融洽,工作和生活都特别愉快。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我要隆重而特别地向你——丰宁的月,致以最真诚的谢意,感谢你这位既遥远又亲近的挚友,感谢你不仅让我幸运地遇见,还成为我指路的明灯,陪伴了我夜间的行动,给予了我无限的灵感,照耀了我不断地成长!

现在,驻村工作交接后,我又回到了北京。虽然,我的心底是知道的,无论走到哪里,在夜空中高高悬挂着的依然是你,但似乎只有在丰宁,我们才更心意相通、情谊相融。

2023-12-25 罗锋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4766.html 1 丰宁的月 54,76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