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旦少时不仅学习勤奋,也热爱体育。但不幸的是,一次跳高的闪失使他落下终身残疾。
当时,潘光旦纵身跃过横杆,由于右脚用力过猛,着地后挫伤了膝盖,整个腿部如同扎进千万根钢针。然而,他却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伤处感染了结核杆菌,不锯掉右腿会危及生命。那年潘光旦才16岁。他在家休养了整整一年,挺过了那段闷闷不乐的日子。
回到清华园,潘光旦的性情依旧豁达开朗,脸上阳光灿烂,集体旅行一次不缺,多人篮球照打不误,和别人一样登山攀上顶峰。他身残志不残,无视别人的表情和眼神。在当时的中国,残疾青年留学尚无先例。有一次,他单刀直入,郑重其事地询问清华代校长严鹤龄:“我一条腿能否出洋?”校长沉吟少顷,然后用不大肯定的语气说:“怕不合适吧,美国人会说中国人两条腿的不够多,一条腿的也来了。”潘光旦听后难过了好一阵子。然而,他的成绩名列前茅,连教图画的美籍女老师都为他鸣不平:“潘光旦不能出洋,谁还能出洋?”最后,校方破例派他出国留学。
1922年冬,潘光旦拄着拐杖在美国达特茅斯大学上课。那个寒冷的冬天他摔了7跤,但他并不气馁。翌年,就只摔了两跤。在西南联大时,潘光旦一度将自己的书房定名为“胜残补阙斋”,顾名思义,“胜残”就是战胜残疾,“补阙”就是要弥补缺陷。好友闻一多专门为他篆刻了一方“胜残补阙斋藏”的印章,以示道义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赞许。
1949年10月1日,潘光旦拄双拐参加了开国大典之后的群众游行。那天,他身轻如燕,双拐成了他飞翔的翅膀。后来,“金鸡独立”的潘光旦成了令人瞩目的社会学家、民族学家和优生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