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发言摘登

杨松:

学习“千万工程”经验 推进乡村振兴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3月18日   第 04 版)

200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作出了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战略决策。历经20年跨越发展,“千万工程”的宝贵经验历久弥新,为我们提供了振兴乡村、造福群众的鲜活样板。

我所在的贵州六盘水钟山区,山外连着的还是山,“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是贴在这里千百年的标签。

我们从人居环境切入,乡村面貌焕然一新。通过房、水、路、电、网等建设,村庄基础设施愈加完善。村民们住进了大平房,接通了自来水,道路硬化实现全覆盖,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农村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实现日产日清,卫生厕所普及率逐年提升。党员、志愿者带头,常态化聚焦路边、村边、院边,点对点开展整治,村民们争当“卫生家庭”,卫生意识、环保意识越来越强。

我们从乡村治理着力,精神文明得以重塑。积极探索多元善治,着力健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建成区、乡、村三级综治中心198个,划分网格1720个,在党员、乡寨贤老中选树1.57万名联户长,参与矛盾纠纷调解、问题隐患排查,有效发挥联户治理作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成为乡村治理的重要载体,村民建言有渠道、行为有约束。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阵地以文化人,不断凝聚乡愁,持续浸润乡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相沿成习。

我们从产业发展突破,村民腰包越来越鼓。立足山地特色、发挥凉都气候优势,农、旅“双轮”驱动群众致富。在大河镇,2000多亩的冷凉蔬菜基地里,辣椒、茄子等50余种蔬菜四季轮作。在月照街道,他们依靠夏季凉都“避暑热”,吃上了“旅游饭”。还有生态渔业,林下食用菌、生态畜牧、香药草等山地特色产业,均在这片贫瘠、破碎的土地上生成了致富之道,带动成千上万村民增收。

(发言人系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

2024-03-18 杨松: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9084.html 1 学习“千万工程”经验 推进乡村振兴 59,08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