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部署“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时,强调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儿童青少年正处在脑智发育与心智发展的黄金期、心理问题与认知障碍的首发敏感期,加强其心理与认知健康工作是“健康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新冠疫情后,全球儿童青少年群体的心理与认知健康普遍恶化,一项涵盖11个国家9.6万多名儿童青少年群体的荟萃研究发现,该群体孤独感持续增加,抑郁、焦虑、失眠、网络成瘾等问题加剧,心理与认知健康服务需求持续上涨。
近年来,教育、卫生、政法、民政等多部门协作,开展“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有效推动了儿童青少年心理与认知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然而,相关政策举措的有效实施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首先,部分学校管理模式不当和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校没有给学生充足的课间休息和户外运动时长,学生社会性发展受阻、体质下降。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学生面临沉重的学业负担和升学压力。加上网络、游戏、小视频等线上资源的诱惑,使青少年转向虚拟世界寻求慰藉,缺少与现实世界的接触。
其次,疫情长尾效应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心理与认知健康成长环境。经济收入减少、就业压力加大、治病支出增加、亲人离世等现实问题,给许多家庭带来负担,可获取的家庭社会心理支持减弱。同时,新冠康复后仍存在诸如“脑雾”等“长新冠”症状,新冠病毒可能引发神经炎症,导致神经认知障碍或心理健康障碍。研究发现,因新冠住院的儿童青少年神经系统受损,其对神经发育的长期影响尚不清楚。
此外,地区间儿童青少年心理与认知健康服务建设投入差距较大。当前,我国仅北京、广东、江苏等极少数地区将精神科治疗类别下的“心理治疗”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心理与认知健康服务优质力量主要集中在各大省会城市,内陆乡镇学校、社区和医院的服务力量薄弱,面临严重供需失衡问题。
儿童和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呵护好他们的成长就是在为明日中国奠基。因此,应当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心理与认知健康服务需求,为“幼苗”们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土壤和养分。
优化儿童青少年心理与认知健康成长环境。相关部门应将儿童青少年心理与认知健康成长的环境氛围营造,纳入年度心理健康服务工作重点;教育部门可发挥“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的专家咨询和辅助决策作用,抓紧制定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青少年的心理与认知健康评估指标,适时组织对各地、各类学校相关工作的质量进行评估,通过专兼职形式为每所中小学配备一名本科以上的心理专业人员,指导学校心理健康建设。尤其要督促各中小学校全面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有关规定,充分保障学生课间休息、睡眠时间和户外活动时长,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研学旅行、体育、社交活动。
加大儿童青少年心理与认知健康科研投入力度。相关部门应指导各类研究机构、高校和医疗单位投入研究力量,加强对儿童青少年心理与认知发展规律研究,加大对心理与认知健康测评指标和干预治疗标准化研究的投入力度,鼓励研究机构与教育系统合作科研,及时将相关成果转化为具体实践,提高心理与认知健康监测与干预的标准化、科学化水平。
鼓励儿童青少年心理与认知健康服务力量联动互助。针对部分欠发达地区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首要是依托教育系统,加强对广大乡镇、农村学校教师的心理与认知健康知识培训,提升其专业素养;同时,可参考脱贫攻坚中采用的异地帮扶方法,鼓励专业力量较强的地区和高校挂钩帮扶;此外,还应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充分挖掘数字化医疗网络、社区“五老”队伍等应用潜力,积极鼓励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儿童青少年心理与认知健康服务。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