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教育在线

清明寻根

王东林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4月03日   第 11 版)

离开故乡很多年了,但每年必回一到两次。一次是春节前后,不固定,也很难保证,但清明节的一次则是雷打不动,从未间断过。回家,回到先人的墓前。

农村不少家庭的先人墓地,在尚未进入公墓时代之前,大都有特定的区域,这个区域叫做“祖坟山”。祖坟山不一定都有始迁祖或开基祖的“大茔”,也是相对分散的,都属于一个姓族或一个村落的公共墓地。这片区域以及其中的坟墓,便是这个姓族及家庭的“根”。于是,“落叶归根”便成了所有中国人深潜于心的文化观念。

清明节的第一主题便是“祭扫坟墓”。除了奠酒、上供、焚香、化纸钱这些仪典外,首先要做的是给坟墓除去杂草,尤其是要及时清除坟墓上新出现的小树苗或竹子,不能令其长大,因为它们会影响墓中先人的骨殖,接着便是“培土”“挂纸”。“培土”有很明显的“护根”意思;“挂纸”则有类于给先人的房屋添砖加瓦。因而,故乡、故土、祠堂、墓地,共同构成了咱们中国人的“根”,族群、家庭、子孙后代,都是同一条根系的主干和枝叶。中国人“家国同构”之文化形态以及“家国情怀”之文化心态就是在这一条条根系上生长起来的。

孔子言“祭如在”。站立在先人墓前,会有一种直面先人的凝重,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检阅。你可以在先人面前汇报自己及家人的成就,托出自己的发展计划与内心希望并祈求先人的护佑;也可以默默忏悔自己的过失。“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因而先祖墓地,例行是讲实话交心的地方。传统社会的中国人,从小就接受这样的教育,比如《弟子规》中就有这样的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清明节第一主题的精神内涵可以概括为“祖先崇拜,慎终追远”。慎终,就是极其郑重和谨慎地对待生命的终结;追远,就是不忘自远古至今的列祖列宗,知道并不忘自己的所从来。传统社会的国人从不认为“死亡”是一种“断灭”,而认为是一个新的“轮回”和“开始”,因而“丧礼”是最隆重的生命礼仪。

这种说法很容易被人斥之为“迷信”。奇怪的是,恰恰是这种所谓“迷信”让人有了敬畏之心,并害怕由此而来的似乎谁也说不清的“因果报应”,因为死亡不是“断灭”。“慎终”的观念带来的积极现象便是真正贯穿于人生始终的“自强不息”。比如“活到老,学到老”,并不完全是满足于当下的充实与快乐,同时也被视为为来生提供“积累”。“书到今生读已迟”,说的是黄庭坚的故事,也是传统社会,人们抱持的信仰。

移风易俗是文化进化的必然规律,但是与“移风易俗”相关的一些制度设计,必须具有“文化意识”。这种意识的前提是,新的制度或习俗设计,应该尽可能避免给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带来破坏性冲击。

清明节是中国唯一的一个“节日”与“节气”重合的日子。元代大理学家江西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言:“清明,三月节。按《国语》曰:时有八风。《历》独指清明风为三月节,此风属巽故也。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清明时节,树木花草在春风的吹拂中吐出新芽,就像新出浴的精灵一样洁净清明。现如今,故乡的清明节在扫墓结束之后,确有几分“踏青”的味道,年轻人和小孩子在花团锦簇的野外追逐嬉闹,洒下一路欢笑。但我记忆中的传统清明节,似乎更应该叫“采青”才对。

小时候,清明前后是妈妈最忙碌的时节,一篮篮密密实实的小竹笋,一袋袋散发着清芬的野生紫藤花,从山里背进家门。小竹笋配上腊肉和韭菜小炒,味道极为鲜美。清明节的主食是米粉、芥菜、腊肉做成的菜粑,还有米饺和紫藤花(当地叫“翘藤花”)做成的米粑。一大碗稀饭,就着新生的芥菜心做成的带有芥末味道的“冲菜”、小竹笋,再来几个满口芥菜和腊肉香味的菜粑、带有紫藤花芳香的“翘花粑”,真个是美不可言啊!

如今这些味道,在我们下乡过清明时依然可以相遇。记得约10年前我与发小徐金龙先生同宿在胡美仑哥哥家。嫂子连夜蒸菜粑,刚出笼的米粑口感极佳,一晚上竟然干掉了二十几个,实在是过于“饕餮”了。

如今,清明节已是我们这些上了年岁的幼时同伴相聚的节日。提前一个月,电话和微信就约上了,清明菜单和传统吃食也有人备好了。写完此文,我也决定向故乡出发了。

(作者系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江西师范大学教授)

2024-04-03 王东林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0007.html 1 清明寻根 60,00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