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在云南建水,一座雅致的美术馆诞生了。走进田记窑窑尚美术馆,观众可以在多种艺术维度以及精彩的艺术故事中感受建水紫陶艺术的精神内核。
这座美术馆是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建水县紫陶技能传习中心理事长田静十几年的心愿——将传统艺术融入现代生活,加强传播与教育,研究各领域艺术与非遗技艺的结合创新,搭建艺术家桥梁、培育青年人才,打造更具创造力的美学生活艺术平台。
作为一名以“火”为笔传承紫陶文化及艺术的“守艺人”,田静希望通过传习中心、美术馆等丰富的文化空间,为青少年提供亲近、了解传统文化的最为生动的环境,让他们成为文化传承发展的蓬勃力量。
“玩泥巴”的传承之道
轻轻舀起一瓢清冽的净水,洗去手上灰尘,送上美好祝福;亲手制作、品尝苦刺花、黄花粑粑等春天美味;轻揉陶泥,塑造一片片花瓣,春天仿佛在手中绽放……今年清明节,建水县新春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度过了难忘的一天,在充满传统文化节日氛围的活动中,亲近自然、感受民俗,成了一个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小小传承人”。
每当看到一双双揉泥的小手,一对对闪着亮光的眼睛,田静的嘴角总是泛出微笑。她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小女孩的身影——一蹦一跳走在青石板路上,吃着奶奶用紫陶汽锅炖的鸡汤长大;在碗窑村老手艺人的作坊“玩泥巴”,在师父的“口传心授”中感受着紫陶技艺的艺术魅力。不过,当这个小女孩说自己要以紫陶为业时,却没有什么人看好。“那个时候想学习紫陶技艺很不容易,东家学一点,西家学一点,人们对传统文化也缺乏了解。现在不一样了,传统文化屡屡掀起热潮,尤其是年轻人用他们的青春活力,自信地展现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回首几十年前的往事,田静欣喜于当前传统文化守正创新的良好氛围和机遇。对她来说,一路走来,把紫陶从爱好变为职业并取得优异的成绩,现在最为关切的,便是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年和儿童走近紫陶,亲身、静心体验,有所感、有所悟,为弘扬传统文化尽一份力。
2018年,田静在自己的传习工作室基础上成立了建水县紫陶技能传习中心。“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的是一种活态传承的存在,过手108道工艺,一道道映入眼帘”,对于紫陶技艺,田静很自信,不过如何架起人与艺的桥梁,还需要探索创新,于是,“小小传承人孝亲计划”便应运而生了。
“‘小小传承人’系列活动主要面向儿童,以‘亲情、亲自然、亲乡土’为主题,围绕建水紫陶非遗技艺和民俗传承进行讲授、开展活动,目前已经开展了100多期,让孩子们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也为非遗传承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几年下来,孩子们的专注力和奇思妙想带给田静不少惊喜。
不只是小朋友,“大朋友”同样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课堂。去年暑假前夕,中央民族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张锦生正在寻找暑期社会实践的项目,他在网上看到了自己家乡的云南省建水县紫陶技能传习中心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立刻报了名。从揉泥到拉坯,再到造型、烧制,经过几十天细致的体验和学习,张锦生深刻体会到,原来自己从小就知道的紫陶,其技艺竟如此复杂、精深。田静告诉记者,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寒假和暑假时间进行,“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通过非遗保护、乡村美育的主题可以帮助大学生懂得传承的意义所在,找到自己的文化之根,同时还能培养“乡土即热土”的家乡情结,更加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和需求。
在田静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内容、形式、工艺过于复杂,仅用文字与实物是无法实现传承的,要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不能光用眼睛看,或者光是讲道理,一定要上手体验、尝试,这也决定了非遗传承的核心在于“人”。年轻人具备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旺盛的创造力,正是非遗传承的重要力量,要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尝试和传承的机会和环境。
期待后浪推前浪
“师父,我新做了一把壶,您看看怎么样?”
“你为什么要做这把壶?为什么这样搭配?”
孙国涛今年26岁,跟随田静学艺多年。在学校读书时,他听了一次田静的讲座,就此和紫陶结缘。毕业后孙国涛进入田静的田记窑工坊工作,此后经历去昆明学习紫陶销售,回建水开设自己的工坊等,去年又回到田记窑。有新的作品出炉,他便会去找师父探讨一番,还会带上一个“秘密武器”——“师父让我先讲讲自己的想法,各个部位怎么搭配,然后她再给我一点一点仔细分析,实操示范,也会讲老一辈的经验和她自己在制作上的改进。每次交流时间都很长,我就带上录音笔录下来,之后再慢慢听,慢慢消化。”
在孙国涛的记忆中,最开始做紫陶只觉得是做产品,能卖钱就好,在师父的引领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他逐渐意识到,传承不是简单重复做产品,而是守正创新全心创作作品。用孙国涛的话说,这几年自己在技艺、审美、文化等方面都收获颇丰,但越是深入学习,越能体会到什么是艺无止境。对于徒弟的这种感觉,田静很欣慰,因为这表明他爱上了紫陶艺术,爱上了传统文化,并且眼界和见识都有所提升,具备了更加深入精研的素质能力,积聚了创新发展的潜力。“建水紫陶108道技艺,就算你每个环节都尽善尽美地做好了,最后出窑的成品仍然可能有瑕疵,甚至有裂缝,对年轻人来说,这也是心性的磨炼,去除浮躁,锤炼面对困难的能力。”田静说。
2008年,田静开始常年免费招收以农村青年为主的学员,开展紫陶技能培训,十多年来,经由她教授培养的制陶各项技艺人才已达500余人。作为师父,田静不喜欢说教,而是带着年轻人多感受、多体验,日复一日地积累、丰盈,生发出新的创造。“这其实就是传承创新的过程,两者是融为一体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我非常期待有年轻人来对我说,我比你强!那我可要请他吃饭。”田静笑着说。
打造非遗传承“升级版”
从工作室到传习中心,再到美术馆,田静似乎一直没有停下来过。“信息时代,电子产品迭代迅速,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也不能原地踏步,而是要随着时代发展迭代升级。”作为青联界的全国政协委员,田静的履职也紧紧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调研和思考。在她看来,当前要打造非遗传承的“升级版”,需将非遗传承与青少年美育教育有效衔接,让广大青少年接触非遗、熟悉非遗,让学校教育更好参与到非遗传承保护工作中来。以美育教育为载体,拓宽非遗传承的有效渠道,不仅为非遗传承活化增添内生动力,也能持续深化青少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为此,她建议明确教学任务,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加强研究,做好相关课程设计、设置;推动实践教学和活动开展,加强非遗与思想品德教育、美育、劳动教育等贯通教学;加强与非遗传习中心等机构开展联合教学,形成教学合力。
“这就好比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一颗颗种子,看到它们那起初极小的根须在传统文化滋养下无限生长,慢慢开出姹紫嫣红的自信的花朵。”田静认为,并不是要每个年轻人都成为非遗传承人,而是要让每个年轻人都能尊重和热爱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文明的面貌。“这是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具体实践。”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