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也是琴声和歌声并举,那优美的《黑走马》舞舞姿迷人,那一幅幅风景画般的阿勒泰的山水背景,更是吸引观众,相信阿勒泰会引来一个火爆的美丽夏天。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热播引起热烈反响,人们都在热议阿勒泰,热议哈巴河,由此也引发了我遥远的记忆。
我曾于1976年10月至1977年10月作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普及大寨县工作团团长阿克木·加帕尔副州长的秘书和翻译,在这里工作生活过一年,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
那是1977年6月,我们准备到最边远的白哈巴村看一看,同行的还有工作团副团长、阿勒泰地区托合塔·木拉提副专员和哈巴河县纳斯甫县长。我们乘坐两辆北京212吉普车由县城出发,向横亘于北面的阿勒泰山开去。在翻越了一道山梁后,绿色的草原展现在眼前,正是杜鹃花绽开的季节,花海一片灿烂。背阴处的针叶林也在迎接这个夏天的到来,那都是落叶松,新的针叶正在吐绿。到铁热克提之前是砂石路,过了边防站以后便是土路了。好在北京212越野能力极强,一路颠簸着攀上山梁又开进谷里,风尘仆仆而来。
到了白哈巴,那种梦幻般的美景令人惊叹。那个小小的村落,就像一个童话般镶嵌在那里,村旁有一个白哈巴边防连。无论是村里人还是边防连,每年大雪封山之前都要屯足所需所用,不然大雪封山以后是出不去的。
到了这里才知道,白哈巴其实是一条河名。而在下游,白哈巴又回流为哈巴河,著名的白桦林景区,就在哈巴河的河套里。我曾经在那个冬天,乘着一驾马车,穿行于这片白桦林间,到牧村去传达文件。那一切丝丝缕缕就在眼前。
我们在白哈巴住了一晚。翌日清晨,顺着牧道穿过松树林翻越山岭,劈开草浪驰行于一片草原花海之中,终于来到喀纳斯河畔,越过吱嘎作响的红松木桥,来到对岸牧村的牧业办公室。稍事安顿,纳斯甫县长就带着我们两个年轻人,到喀纳斯湖边钓鱼。喀纳斯湖是纯净的,透着一种不可思议的宝石蓝,那湖面宁静而安详,积蓄着某种力量。纳斯甫县长是个垂钓高手,不一会儿就钓到一条大鱼。他说,走吧小伙子们,这条鱼足够咱们几个吃的了。于是,回到牧业办公室,让主妇以独特的哈萨克人的做法,把那条大鱼切成块,用面糊一滚再下油锅炸,霎时满屋飘香,七八个人围在那里大快朵颐,十分惬意。
喀纳斯湖水流到下游就称之为布尔津河了。那时候只有牧道连接没有公路,汽车从布尔津河方向是开不过来的。但是,这里的景致旷世绝伦,博勒巴岱山就在眼前,那从雪线以下铺展到谷底的红松林,就像一幅巨幅壁毯垂挂在那里,曼妙无比。那里面有熊、有鹿、有狍子,还有山雉。有一年那片森林失火,但是一两年后就又自我恢复了。这也是森林的秘密之一。
第二天我们辞别喀纳斯湖,越过昨天的山岭,挥别白哈巴村。归途中,发现昨天行过山洪,那天我们来时的谷底已被冲刷殆尽,满眼都是巨石,无法挪动。那两位司机让我们下车,他们一辆一辆把车开出那条谷地。北京212的四个轮胎颠颠当当轮番落地,有时是落在这块石头上,有时是点在那块石头上,十分惊险。不管怎么说,两位司机好汉硬是把北京212从那一块块的巨石脊梁上几乎弹跳着开了出来。那一幕迄今难忘。
后来我又去过几次白哈巴村,第一次是经过冲乎尔沿着河岸颠颠当当地走了很久才到的喀纳斯。第二次来看喀纳斯时,居然建起了沿着山脊而行的高速公路,我们的大巴驰骋在山岭与森林之间,无比惬意。再从喀纳斯到白哈巴村,也是一水的标准公路,我们一群作家坐着大巴车直接开到白哈巴村观景台,兴奋地在那里留影。环视四周,满眼的绿色苍翠欲滴,诗人们在说,这真是人间仙境。
又有一次,我随一个采风团来到白哈巴村,是从喀纳斯机场旁的哈勒屯草原,越过阿克不拉合牧村,再次经过铁热克提时,这边的路也已经是一派的标准公路,汽车奔驰在满眼绿色的草原上,真是爽心悦目。那曾经我们被困的山谷,现在的公路竟然从山腰切过,再无被洪水和恶石困顿之虞。而再度来到白哈巴村时,我们的导航失灵,居然在纵横交错的村道上、在那一排排木屋间绕来绕去,找不到前车所去之处。
我们只好不断地拨通手机,但他们也说不清他们的位置。是一位民警告诉了我们准确地址,我们才找到他们的所在——白哈巴派出所,这里正在举行一场警民联欢活动,派出所的一位民警正在用冬不拉自弹自唱一首哈萨克歌曲,他的琴技娴熟歌声嘹亮,令人耳目一新,他的琴声和歌声回响在白哈巴村上空,飞向那苍茫的森林雪峰……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也是琴声和歌声并举,那优美的《黑走马》舞舞姿迷人,那一幅幅风景画般的阿勒泰的山水背景,更是吸引观众,相信阿勒泰会引来一个火爆的美丽夏天。
的确,到阿勒泰来,不仅饱览好山好水美景胜景,还要体验独特的人文文化,就像《我的阿勒泰》所展现的各民族人民相互尊重、相互借鉴、相互欣赏、相互融入,成为一家人,真是一家亲的其乐融融的生活。可以去赛马,叼羊,甚至可以跟着牧人去放牧,真实体验一种草原文化生活。当然,到了冬天一定要来阿勒泰这个雪都来滑雪……
(作者系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